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城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城寺

中文名称;金城寺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充市东部边陲的金城山

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金城寺位于南充市东部边陲的金城山巅(今高坪区隆兴乡境内),离市40公里。此山是南充境内第一高山,山上有九十九峰,三十六泉,四十八洞,周围百里,高瞻数邑,群峰环拱,千岩竞秀。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夏无盛暑,秋即严寒,被誉为"小峨眉"。

简介

金城寺位于南充市东部边陲的金城山巅(今高坪区隆兴乡境内),离市40公里。此山是南充境内第一高山,山上有九十九峰,三十六泉,四十八洞,周围百里,高瞻数邑,群峰环拱,千岩竞秀。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夏无盛暑,秋即严寒,被誉为"小峨眉"。[1]

历史

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慕名云游此山,留下了"抱朴洞" 遗迹。如今的金城寺处,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约757年)曾建"何忠靖公祠"。世传果州人何滔值安史之乱,为国捐躯,封忠靖广佑王,乃于金城山建祠以祀。明神宗万历年间(约1580年),又在附近山峰上修建了寺庙,因其地势若莲,乃取名宝莲寺 ,当时何公祠犹存。告老还乡的陈以勤宰相游此山,曾作《游金城山谒何忠靖公祠》诗云:"我到金城关上门,方知岳外有山尊。高摩赤日分昏晓,雄压诸山是子孙。插剑龙池留胜迹,步虚台树走长根。英雄祠此真灵异,纪载纷纷何足论"。此诗题刻南金门绝壁,如今尚存。明末张献忠曾驻军此寺,并在寺下的南金门处新筑一道南京门,后来寺祠皆毁于兵燹。据寺存古碑记载:清朝的康乾盛世,曾多次重修宝莲寺。一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宝莲寺,移于今之金城寺处;继由山南李德明等人捐资修建土主祠,塑土主神像(何滔)四时祭祀,求雨即应。二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众接僧广德率徒续教来此寺任住持。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广德师募化铸造铜钟二口,圆寂后,由其徒续教继任住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续教师再次将寺庙修葺一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蓬州举人李昭游此山,曾咏宝莲寺抱朴洞老龙洞石门(即南金门)四大奇观诗四首。其中咏《宝莲寺》诗云:"攀萝寻古寺,直上翠微间。楼阁低双曜,儿孙俯众山。幽花穿石叟,好鸟伴僧眠。最爱杉松里,闲云自往还。"

解放初期,将金城山辟为国营林场(现已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寺庙成为办公和工人住地,佛像被毁,仅存四合院殿堂。1992年,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取名金城寺。退还庙产,并在此设南充市佛教协会。

参考资料

  1.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城寺一期维修全面完成 ,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