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计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刚计划,是由美军和中华民国国军合力进行一项军事计划,于1955年2月8日开始进行,内容主要是撤退上下大陈、披山、渔山岛[1] ,将岛上的军民物资等全面撤离。
缘由
1950年代初期,两岸隔著台湾海峡对峙,此时国民政府除领有台、澎、金、马外,还有浙江省外海沿岸岛屿,如上大陈岛、下大陈岛、南麂列岛、一江山岛、披山岛和渔山列岛。“金刚计划”发生的原因是因为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以优势武力取得“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大陈等岛面临严重威胁,解放军“解放”的威胁与日俱增。
美国眼看国民政府无法固守,为避免外岛沦陷对自由世界产生士气上的影响,便向国民政府提出大陈撤退的建议,国民政府盱衡局势,改变死守大陈的想法,进行大陈撤退的准备,并将撤退行动命名为“金刚计划”。
计划内容
由于此计划包含二个体系,因此权责的分配相当重要,美军和国军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
-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海空部队,负责掩护包括渔山、上下大陈及披山岛上部队,以及军品之转进。
- 美海军以舰船协同实施该地区之扫雷作业。
- 美海军航空部队在本作战行动中,以上大陈屏风山东北角为中心,实施50浬半径内之空中警卫掩护。
- 美军担任北纬27度以北之海空支援与掩护行动。北纬27度以南之空中掩护,则由国军空军担任。
- 美方所提供运输船团,只负责上下大陈国军美械部队(第四十六师)之撤运。
- 渔山及披山陆上部队之撤运对象与地区之不同,而将原先之“金刚计划”,演绎成金刚A、B、C计划,以资区别,便于实施。
由于金刚计划是包含上下大陈岛和披山岛、渔山岛,运送的包括岛上的军队(正规军46师与反共救国军)和居民,所以整个计划分为A、B、C三种:
计划名称 | 实行日期 | 实行地区 | 撤运目标 | 负责单位 | 备注 |
---|---|---|---|---|---|
金刚A计划 | 2月8日 | 上下大陈岛 | 国军正规师 | 美军为主,国军为辅 | A和C合并实施 |
金刚C计划 | 军眷、民众 | ||||
金刚B-1计划 | 2月9日 | 渔山岛 | 全体军民 | 国军 | B计划原为“大道计划”,美国协同防卫 |
金刚B-2计划 | 披山岛 |
由此可知美军是此次计划之主力,海空的防卫几乎是由美国所主导,尤其是空中防卫部份,美军原本只负责大陈一带的空防,经过协调后,范围几乎涵盖大陈地区(包含渔山岛与披山岛)的空域,使国军在进行金刚B计划没有后顾之忧,顺利完成渔山和披山的撤退。
实施过程
1955年2月8日,蒋介石对海内外同胞广播,申言为配合新战略,重新部署国军阵线,撤退大陈,转移兵力,增强金门、马祖防务,作积极之反攻准备。撤退前曾告知居民,自己选择要离开或留下,要到台湾者每人发给五日份粮食(内含三日份干粮),少数不愿离开者,则各发一个月粮食。1955年2月8日上午9时开始实施金刚计划,为便于管制与供应,大陈专员公署将居民以村为单位,编成一个大队,每大队有三中队,每中队有三分队,队设队旗、人名佩条,以资识别。
载运路线则有上大陈四个滩头、下大陈三个滩头 ,居民经分队后到各个规定滩头集中等候上船。居民的运送原本分二日进行,但八日运送过程非常顺利,所以临时决定当天将居民全部运送,当日傍晚即载运完毕,其他军需物资及部队则迟几日完成。
大陆方面的反应
在整个撤退过程中,中国大陆当局没有对此一撤退行动进行干扰,也间接保证了此一撤离能顺利完成。其原因是在1月30日美国政府决定协助台湾政府从大陈岛撤退时,已通过苏联政府向中国大陆当局转达了信息:希望在美军协助中华民国国军部队撤离大陈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采取行动。中国政府接到苏联转达的这一信息后,指示人民解放军不要攻击从大陈岛撤退的的美军与国军。
后续影响
金刚计划的实施有其时代背景,不能从单纯的撤退计划来观察,自大陈岛撤退后,台海危机的紧张稍微解除,对整个局势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国政府的兵力与资源则更加集中,在国防上算小有帮助。最重要的是美国曾口头答应协防金门与马祖,并给予台湾更多的帮助。
大陈地区的居民不论是被迫还是自愿都离开了故乡,但对中华民国政府来讲,牺牲几个小岛换取更大的利益,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