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重读小学语文课本(李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读小学语文课本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重读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当代作家李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重读小学语文课本

大学毕业后,我萌生了一个念头:重读小学语文课本。

我的小学一年级距今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从小学到高中,现在全国各个学校都换成新版教材,我上学时学过的教材全部成为历史。那些教材在不同的学期里陪伴过我,从老师发下来崭新的样子,到期末底册的书页变脏,它们经历了一个年轻走向衰老的过程,我却从中提高了认知。我没丢弃它们,如今它们还静静地躺在书柜里。

当我翻阅起曾经熟悉的教材,手上的温度重新传导至书上,仿佛穿越回儿时我所经历的一堂堂语文课。我匆匆地翻着书的每一页,熟悉又久违。从图画和文字中联想起学这一课时的情景、感受、经历,我问自己,这些年我有什么变化了?的确变化很大,如今我再看这些课文肯定和当时的感受不一样了,但我没有与往事割裂,只是比小时候理解得更深了。

我想,这版教材使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即便当时有一些省区的学校没用这版教材,可这版教程是国内使用最多的,起码有几亿人用过,曾经用过这版教材的小学生长大了,可谁会重新品读陪伴了他们成长却对当下没啥用的课文呢?

我们存在于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却与时间的本质不同,时间如同一辆列车,将世人从起点带向终点,中间会有无数个当下,但不会回头。而人在时间内的状态更像是目光,有横扫、远眺、注视,也会有回望。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破茧成蝶的故事,这看似自然的过程里加了许多元素,语文课本就是其中一种,至少对我而言是占比较大的一种。以至于让我产生疑问,语文课本到底对我童年时代成长起到了多大帮助?还有,十几年后的今天,我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作家,课本上那些遥不可及的名字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才发现,课本上选取的内容都是他们作品中的精华,当年我视野狭窄学识浅薄,竟然没能早一些从中吸取更多养分。

利用近一周时间,我翻阅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十二本语文课本,除了从插图中唤起了儿时记忆,还将课文与当下结合品味其中的精妙。怪自己没有在学每一篇课文的时候就领悟到什么含义,可这是无稽之谈,没有见多识广怎会有真情实感? 时间已经将我推向中年,但我还有时间沉浸在青年中。回望童年与少年,仿佛并没有走远。每每回忆起那些年错过的发展,心里还是有些懊丧,转念再想,我虽然没有达到曾经定下的目标,但没有当时的累计也不会有今天的勃发。

因此我觉得,这时重读小学语文课本是最好的。[1]

作者简介

李想,辽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