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庆巫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庆巫山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也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 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闻名于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列坐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巫山小三峡山,奇峰怪石千姿百态,一山一水、一石一景、一草一木无不可以成诗,无不可以成画。巫山马渡河小小三峡奇峰多姿,碧流如镜,更是引人入胜,有惊无险的回归大自然参与式漂游,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被游人称为“中国第一漂”。1997年11月8日,长江截流后,因有导航明渠通航,原水位无任何变化,长江三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美景依存,毫无影响,不存在“告别三峡”之说。2009年,三峡大坝竣工后,储水到175米时,长江水位比现在上升70至80米,对景区影响不大,巫山将永远是一个值得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基本内容

中文名:重庆巫山

特点:历史悠久、古迹很多、资源丰富

位于:重庆市的东大门

包括: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

重庆巫山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也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 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闻名于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列坐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巫山小三峡山,奇峰怪石千姿百态,一山一水、一石一景、一草一木无不可以成诗,无不可以成画。巫山马渡河小小三峡奇峰多姿,碧流如镜,更是引人入胜,有惊无险的回归大自然参与式漂游,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被游人称为“中国第一漂”。 1997年11月8日,长江截流后,因有导航明渠通航,原水位无任何变化,长江三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美景依存,毫无影响,不存在“告别三峡”之说。2009年,三峡大坝竣工后,储水到175米时,长江水位比现在上升70至80米,对景区影响不大,巫山将永远是一个值得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巫山历史悠久,古迹很多,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5000多年前,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名扬世界的“大溪文化”。还有秦末汉初的古栈道、千年悬棺以及环绕县城长达5公里的汉墓群。明清时代的大昌古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概述

巫山既为巫山山脉的简称,又是濒临巫山山脉的巫山县的简称。   

巫山山脉位于渝鄂交界区,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绵延40余公里,北与大巴山相连,主峰乌云顶海拔2400米。巫山山脉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县以上古唐尧时代巫咸(尧帝的御医)而得名,春秋战国为楚国巫郡,秦汉改郡为县,时名巫县,隋开皇三年更名为巫山县。巫山位于重庆最东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西抵奉节,北依巫溪,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308个村、30个居委会,总人口62.4万。共有2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839人。(截止2007年5月)县境东西最大距离61.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0.3公里。最低海拔156米,最高海拔2680米(太平山)。境内山地占96%,丘陵平坝占4%。

基本特点

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一户五县”。   

一户:地处库区腹心重庆东部,是“渝东门户”。   

五县:一是经济小县。 有贫困人口6.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1555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土地瘠薄,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亩,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市14个贫困区县的平均水平。2007年实现GDP27.3亿元,居全市第36位。   

二是矿产资源富县。已探明矿藏15种,其中煤炭储量4.7亿吨,占重庆总量的1/6;铁矿储量3亿吨、石煤5亿吨、大理石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天麻、党参等土特产倍受欢迎。   

三是旅游强县。长江三峡横贯县境,小三峡、小小三峡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小三峡位列重庆市首届十佳景点榜首,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首批“AAAA”、“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日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万人,最高年接待中外游客133万人次,是“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和“中国旅游强县”十七强。   

四是文化名县。200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赋》、《高唐赋》、竹枝词等名诗名赋;有神女峰、高唐观、楚阳台等名胜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汉初古栈道、千年悬棺、汉墓群等古迹40多处;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峡库区之首。   

五是移民大县。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按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县将淹没陆地面积49.3平方公里,涉及14个乡镇、60个村,淹没县城1座、建制镇1座、乡级镇6座、场镇2个、工矿企业48家,需动迁人口9.1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5%,农村移民生产安置4.9万人。已顺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务,已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山水气候

巫山是渝东门户,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巴东县,南界湖北建始县,西抵奉节县,北依巫溪县。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因大巴山、巫山、七曜[yào]山三大山脉交汇县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karst)地貌,最低海拔仅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大宁河小三峡位于巫山之侧,全长50公里,有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以峰奇秀、水奇清、石奇美闻名遐迩。三峡蓄水形成了凝翠湖、琵琶湖、双龙湖、大昌湖。巫山现已成为整个三峡风景区的几何中心,以距县城130公里半径之内,囊括了三峡大坝、神农架、神农溪、天坑地缝等著名的风景名胜。   

巫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度十八点四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零四十一毫米。

物产资源

矿藏资源   

群峰连绵,高山峡谷,赋予巫山特有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和农林特产资源等。   

矿产资源贮量惊人,已探明矿藏15种:煤、硫铁矿石灰岩的储量最为丰富,铜、硫铁、粘土矿的储量也较丰富,且有一定开采价值。其中煤炭地区储量4.7亿吨,占重庆总量的1/6,目前年产煤能力180万吨、上交税费6000万元,煤炭产业已成县域经济重要支撑;铁矿储量1.53亿吨、石灰石1 巫山景观(20张)0亿吨、石煤5亿吨、大理石1亿立方米、石膏8000万吨。水资源方面:境内雨量充沛,溪河众多且比较大,易于集中落差,全县水能蕴藏量达27.4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农林资源   

乌桕、高级造纸原料蓑草产量居全国前列;魔芋倍受日商青睐,蚕丝兑楦出口日本;中药材中的“庙党”贝母、“北岸连”、黄柏、厚朴行销东南亚;柑桔、烤烟、油料、生猪、山羊板皮等大宗农副土特产品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全市具有较大优势。   

巫山山葵:山葵是芥末的原材料。巫山县县长何平说,2002年,巫山种的大片的山葵,产量比日本的都还要大。    

珍稀生物资源  

拥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其中珍稀动物有金丝猴、鬣羚、牛羚、白唇鹿、鸳鸯、大鲵、红腹角雉、白尾椎红雉、绿尾红雉、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猞猁、獐、马鹿、斑羚、白冠长毛雉、锦鸡,有各种野鸟100余种,有豺、狼、熊、野猪、鹿等走兽50余种。珍稀植物有猕猴桃、野生大豆、三叶、金桔、桑、辛荑、香樟、重阳木、银杏、红豆、珙桐、三尖杉、杜仲等。    

劳动力资源   

全县劳动力3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3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人以上。[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