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沫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0月28日 (日) 22:37 由 Keyston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bd|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File: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JPG
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鼎堂尚武四川省樂山縣客家人。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聯首任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郭若沫的學術作品、資歷、品格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一系列政治運動中的表現有着廣泛爭議與質疑,有人認為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御用文人」。

生平

祖籍

根據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是為閩西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