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景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景坤
出生 (1933-11-21) 1933年11月21日(90歲)
上海
国籍 中国
籍贯 广东新会
母校 复旦大学
职业 研究员
研究领域 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

郭景坤[1]
材料科学家,1933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新会。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第二届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教育背景

  1. 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

人物生平[2]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863”新材料领域第二届首席科学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材料与科学工程[Ⅱ])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上海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现为《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通报》主编和Chief Editors in of《Ceramics Internationals》

  • 1990年,被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WAC)院士
  •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9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1. 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

科研成果

  • 20世纪60年代在高铝氧高频绝缘瓷与金属的真空气密封接工作中,在深入研究陶瓷/金属封接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活化钼锰金属化方法,适合于多种氧化物陶瓷及蓝宝石单晶与金属的封接,提出的铂金属化法适应于酸碱环境中应用
  • 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研究,所提出的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在我国空间技术上应用
  • 80年代末期,从事多相复合陶瓷及陶瓷发动机材料的研究,在此期间更注意陶瓷材料的设计
  • 90年代着手纳米陶瓷的研究,从事高性能陶瓷及其超微结构研究,参加和组织了中国第一台有若干陶瓷部件的柴油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工作

主要奖项

  •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 1981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上海市劳动模范
  • 1992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5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04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

参考资料

  1. [1] 中国科学院
  2.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