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店楚墓竹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店楚墓竹简,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所记载的文献大多为首次发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郭店楚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发掘资料

1993年10月18至24日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店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挖掘。郭店墓地位于湖北省沙洋区(1998年改为沙洋县)四方乡郭店村一组。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9公里。

在一号墓头箱出土竹简804枚(M1:T4)。虽两经盗扰,盗墓者曾打破边箱,盗去一些文物。不过从后来发掘的平面图看,所失不多,特别是简基本得以幸免,仍幸存有八百余枚。其中一少部分为无字简,有字简据整理后的数字统计,共计730枚。大部分完整,未拼合的小碎片数量不多。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一种儒、道共同的著作,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

从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判断,郭店一号墓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3世纪初。郭店一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一棺一椁,椁室内除棺室外,还有边箱、头箱,随葬品主要集中在边箱、头箱,在头箱发现了因编线腐朽而散乱无序的竹简,大部分完好,少量残断。之外还遗存有铜铍、龙形玉带钩、七弦琴漆耳杯、漆奁等文物。

竹简详述

形制

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

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一类长度在32.5厘米左右;另一类长26.5至30.6厘米;第三类长15至17.5厘米。

竹简的形状也有两类。一类竹简的两头平齐,另一类的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都有用以容纳编线的契口。前两类长度的竹简每简有两个契口,上下各一个。最短的一类竹简则有三个契口,上、中、下各一个。抄写同一篇古书所用竹简的长度和形状是一致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间距也是相同的。郭店楚简的长度比荆门包山楚简要短许多,前者是传抄的古书,后者是公文、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它们的不同应是楚国简册制度的反映。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这次发现的分上下两栏抄写的格式和校正补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简中所未见的。

篇题

郭店楚简出土时业已散乱、残损,虽然依据竹简形制、抄手的书体和简文文意进行了分篇、系联,但已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各篇原来皆无篇题,篇题是由整理者拟加的。

书体

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丛文俊在《古文蝌斗》一节认为:“这批竹简出自数人手笔,风格颇不相同,而皆娴熟精到,神采飞扬。”“这些简书表明,手写体中锋、侧锋的自然变化,优美飘乎的圆曲笔势”使得古文蝌斗线条,“顿生奇姿逸态”。

竹简书风

丛文俊在《古文蝌斗》一节评析《郭店楚墓竹简》:“如《成之闻之》篇简,其笔势圆融,正欹变化空灵有致,充分显示长锋笔的风格美感,是楚系墨迹中惟一可以揭示虫书秘奥的作品。”《语丛三》简,“其字体势皆纵,挺拔雄媚,泱然大度,有廊庙气象”。《性自命出》简,“逸逸草草,无拘无束,笔道流媚,意态天然,非精熟至极,无以臻此境界”。《语丛四》简,“用笔清劲圆美,秀润婉转,简虽狭窄,却能纵横洒落,流光溢彩,与《楚帛书》面目极近,可谓精品”[2]

视频

郭店楚墓竹简 相关视频

实拍荆门博物馆的战国女尸,比湖南长沙马王堆女尸还要早200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