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郝慰民
原图链接[来自网络图片]
国籍 中国
母校 辅仁大学
职业 大气化学家

郝慰民 ‎[1]

  • 郝慰民,台湾籍旅美华裔科学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成员。其父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郝履成。郝慰民1972年毕业于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哈佛大学大气化学博士,曾在莱茵河畔美因兹城的德国国家科学院服务,在那段时期首度投入当时还很新的火灾化学领域。1991年进入美国农业部林务局,被派到密苏拉(Missoula)实验室工作。

目录

人物简介

  • 郝慰民就是一位专门研究温室效应的科学家。他来自中国台湾,是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1994年发表的首份地球暖化报告的主要撰稿人。这份报告使他和他所在的团队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 科学家这个群体因为其神秘的光环,容易给人冷漠的、偏执的甚至不近人情的印象。很难想象,当获奖通知到达郝慰民的电子信箱中时,他正在帮太太洗碗。而他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随着获奖而产生太大的改变。闲暇时做家务和清理庭院成了他整理思绪的另一种方式。
  • 郝慰民1953年出生于台湾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化学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他很自然的就接了父亲的班。他1976年从台湾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就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海洋化学专业硕士,并得到两个硕士学位。因为对某些化学药品过敏,郝慰民最终选择了不需要频繁接触药品的环境化学领域。如今他已经在环境化学的领域已经默默钻研了20多年了,成果斐然的背后是长时间与寂寞的对峙。郝慰民是早期参与IPCC的隶属美国农业部的三位获奖研究人员之一。在这份报告中,他负责洛矶山气候变迁的监测任务,是科学界最早发表的温室效应报告之一。郝慰民花了一年的时间收集数据,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篇长达八页的报告。
  • 当前郝慰民的工作是研究如何利用卫星资料来探测林火分布,以此来帮助将森林大火所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化。他在1994年研究发表的如何预测并定量有害气体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维度接近,所以郝慰民和中国林业科学院也有合作。用他的话说就是“互相切磋”,因为中国在林火的控制方面做得一直很好。

主要成就

  •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参考资料

  1. [1]郝慰民简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