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郝志峰,男,苏州人,1968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中山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同年推荐免试在南京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后,继续从事数学及其应用的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1月至8月赴美国Rutgers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他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人选、美国数学会会员、教育部2001-2005年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长、中国决策科学研究会理事。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学术成果

(1)郝志峰首次对Morita系统环提出四元对分解和四项正合列,该方法的提出为研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注意到Morita系统环的同调理论的研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代数难题之一,德国著名代数学家C.Ringel在1999年代数学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特邀演讲中将其列为新世纪代数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首。在Palmer和Roos(1974)、Fossum、Griffith和Reiten(1975)、Bass(1968、前美国数学会会长)、Dennis和Geller(1976)所给出的ψ=0或N=O情形下的部分结果后,长达二十多年里,该问题毫无实质性进展。H.Bass等人提出的方法,只能考虑M=0或θ=0的特殊情形,而且掩盖了结合性的交换图,候选人所构造的新的巧妙分解则将这些交换图清晰地表现出来,并突破原有的三项正合列,明确地给出一个四项正合列,将四元对的不同形状呈现出来,这是一个闪光的结果,它反映着任一T模与R模,S模之间的关联实质。然后采用维数转移的方法及五引理,终于将关于整体维数、Ko群、有限维数和IBN性等等,使这些多年的公开问题彻底解决,这一进展为国际代数界所惊奇,Springer出版社的数学和统计Newsletter曾作介绍。

(2)自从美国著名代数学家E.J.Taftl980年提出Hopf代数对映阶数的公开问题后,众多代数学家循着Taft的方向前行,均碰到巨大的困难,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结论,因此,1994年Taft在国际非交换代数年的演讲中,再次提到该问题对Hopf代数的重要性,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是里程碑意义的。受此鼓舞,郝志峰另辟蹊径,独自地证明了一个非交换的Hopf代数结构定理,从而使该问题的解决豁然开朗,在国际上第一次完全把握了既约分支的对映阶数,Taft教授对这一结果的获得非常激动,曾邀请郝志峰赴Rutgers大学合作研究半年。这一结构定理是真正在Hopf代数意义下的结构定理,它突破了原有的余代数意义下相应定理,使得Hopf代数对映阶数的计算通过转移变得比较容易,此时,自由二次双代数的结构也能由余模、Grothendick群进行分类。

(3)郝志峰在Hopf代数的同调理论和代数K理论中,成功证明了一条余代数Ko群定理,这是一个大胆有创新的思路,它扬弃传统的关于余交换情形下的代数K理论的结构定理,因而很好地解决了Grothendick群在Hopf代数同态意义下的阶数估计,且大大地超过国外同类的研究成果,使国外的相应结果成为特例。获得的结论对领域内的这一公开问题给出了正面的回答,同时将国际上构造对偶余模的方法首次予以了统一,揭示了对偶余模本性,为同调余代数、余代数K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石。这些结果为国内外学者多次引用,被认为是余代数K理论方面最深刻的理论成果。另外,郝志峰还发现了对偶余模结构的外部的余模、余代数的表征,第一次架起了同调代数和同调余代数的桥梁,解决了特征为0的域上著名的余代数的Serre猜测,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代数界的瞩目,并且通过建立的对偶变换中的元素、各范畴信息传递和转移方式的关系,首度发现对偶中乘法和余乘法间的关联,这不仅将10年来国内外的结果统一起来,而且对于Lie余乘法、量子余乘法有本质的推进,在国际上第一次完全解释清楚了线性递归序列的Lie余积、量子积的结构和状态,该方法在Lie代数、量子Yang-Baxter方程解的构造上得以检验,国际的《非结合代数的进展》专著特邀请郝志锋完成其中的关于Lie余积的一章。

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类人[1]。科学可以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或实验,也可以是现象分析,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生命科学研究、社会调查[2]研究等等的人员都可以是科研人员。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所研究的某一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诣。

视频

郝志峰 相关视频

博物君子 | 博促会会员人物专访第1期——郝志峰
郝志峰校长:祖国需要我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