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德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郁离子·德量》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第六卷。
原文
郁离子曰:“人之度量相越也,其犹江海之于瀸泉乎?瀸泉之微,积而至于海,无以尚之矣,而海亦不自知其大也。惟其不自知其大也,故其纳不已,而天下之大莫加焉。圣人之为德,亦若是而已。是故汧①泉纳瀸泉,池纳瀸泉,沟纳池,浍②纳沟,溪纳浍,川纳溪,泽纳川,江河纳泽,而归诸海。故天子,海也;公、侯、卿、大夫,江河也,川泽也;庶官,溪浍之类,而万民皆瀸泉也,瀸泉之于海,其相去也不亦大县绝乎③?而其势必趋焉,其志之感,情之达,如气至而虫呜也,如雨来而础润也④。君人者惟德与量俱,而后天下莫不归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故量小而思纳大者,祸也。汋谷之不可以陵洪涛,蒿攀之鴽不可以御飘风。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
注解
① 汧:水泉潜出自停成污池也;又水决之译为。
② 浍(kuai):田间的水沟。
③ 县(xuan)绝:县,通“悬“。县绝,犹言悬殊;相差极远。
④ 础润:础,柱子底下的石礅。润,湿润,潮湿。
⑤ 蒿(hao)攀(fan)之 :蒿,蒿草。攀,篱笆。鴽,小鸟名,鹌鹑之属。
译文
郁离子说:“人的度量相互差距很远啊,这不就像江海和瀸泉相比一样吗?瀸泉微小,泄积而到大海,没有能够超过它的了,而大海也不知道自己那么大啊。由于它不知道自己那么大,所以它容纳不止,而天下之大没有超过它的了。圣人的积德,也就像这大海一样了。所以瀸泉容纳汧泉,水池容纳汧泉,水沟容纳水池,水渠容纳水沟,溪流容纳水渠,川流容纳溪流,湖泽容纳川流,江海容纳湖泽,而最终归于大海。所以天子是海,公、侯、卿、大夫是江河,是川流、湖泽,一般官吏是溪浍之类,而万民都是瀸泉啊。瀸泉流到大海,它们相互间的距离不是相关极悬殊吗?但它的趋势必定流向那里,它的志向感奋,情状豁达,像节气至而虫鸣一样,像雨来而咄石湿润一样。做君王的只有德和量都具备,而后天下人就没有不归附的了。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大,不能使人安。所以度量小却想容纳大的,这是灾祸啊。水沟谷里的小鱼不可能抵挡洪涛,蒿草篱笆上的小鸟不可能抵御狂风。大不如海,却想容纳江河,难啊!”
寓意
身为人君,应有大海般宽阔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量狭小者,岂能容人而成事?只有广施仁政,大肚容人,才能使天下英才竞相归附,为已所用。这于公于私皆为一善。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1]。
作品介绍
《郁离子》是寓言体散文故事集,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乱世,刘伯温隐居青田,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创作了《郁离子》。“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2]。《郁离子》包罗万象,囊括古今,阐明了刘伯温的政治理想、哲学观点、处世态度和治世的谋略等。刘伯温认为,如果按照书中的正确主张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文明之治的目标。
视频
郁离子·德量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搜狐,2016-08-31
- ↑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神作,背后藏有秘密,人不到这岁数最好别读,搜狐,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