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隆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位于灵山县境中部,西南面与陆屋镇交界,西面与三隆镇旧州镇相邻,东南面与檀圩镇武利镇伯劳镇接壤,东北面与灵城镇烟墩镇毗连。那隆镇区域总面积249.12平方千米,2013年末,下辖1个社区、30个行政村,总人口99049人(2017年)。2013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63亿元,工业总产值2.2亿元。那隆镇地处桂南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盛产荔枝、龙眼、椪柑、荔枝干、香蕉等农特产品。[1]

中文名称: 那隆镇

外文名称: Nalong Town

行政区类别:建制镇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

下辖地区: 1个社区、3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那隆社区

电话区号: 0777

邮政区码: 535414

地理位置: 灵山县中部

面 积: 249.12平方千米

人 口: 99049人(2017年)

方 言: 灵山话、白话(粤语)、客家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桂N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那隆练辖156个村落。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12~1926年),灵山

县仍沿用团练建制,那隆练含今那隆、三隆2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团练建制,改设区乡,那隆属第五区。

1949年,属第四区。

1951年,属第六区,且为区驻地。

1955年称那隆区。

1957年撤区并乡,那隆乡辖10个小乡,驻地那隆圩。

1958年改称那隆人民公社。

1984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政权建制,复称那隆乡。

1994年那隆乡改为那隆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那隆镇辖那隆社区1个社区和中安村、峡岭村、高兰村、水埇村、西岸村、茶子村、尤甘村、新田村、泥桥村、高埠村、马槽村、长福村、塘表村、六安村、大山村、斌屋村、那垌村、灵二村、大平村、灵一村、枫木村、龙窟村、清水降村、上江村、路司村、芳塘村、充头村、陈垌村、思林村、江东村等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那隆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那隆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境中部,距县城24公里;西南面与陆屋镇交界,西面与三隆镇、旧州镇相邻,东南面与檀圩镇、武利镇、伯劳镇接壤,东北面与灵城镇、烟墩镇毗连;全镇总面积249.12平方千米,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22°19′,东经109°06′。

地形地貌

那隆镇属桂南丘陵地带,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位于旧州、三隆、烟墩3镇之间的鸡笼山,海拔604.3米。

气候特征

那隆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冬季有间歇性寒潮入侵;年平均气温21.7°C,年平均降雨量1603毫米,无霜期为348天。

自然资源

林木资源

截至2010年,那隆镇有林地面积1.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

矿产资源

那隆镇主要矿产资源有石膏、花岗岩(黑色)、铅、锌、锰、铁、钛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99049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那隆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工业总产值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亿元;财税收入1314万元。

农业

2013年,那隆镇有耕地面积6620公顷,农业总产值4.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粮食种植面积6763公顷,总产量3.54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308公顷,总产量3.06万吨。年末有林面积1.15万公顷;水果种植面积6235公顷,总产量5.8万吨,其中荔枝1万吨。生猪存栏3.61万头;家禽存栏95.78万羽;肉类总产量8048吨;水产品产量4376吨。特色农业经济有奶水牛养殖、人工养蛇、人工养龟鳖、养鸽等。其中,奶水牛存栏61头,产奶量80吨;人工养蛇4879条;龟鳖产量51吨。

工业

那隆镇工业以砖厂、花炮厂、石场、木板厂等行业为主。2012年,那隆镇工业总产值 3.9 亿元;2013年,该镇工业总产值达2.2亿元。

商贸

解放前,那隆地区商业贸易以零售交易为主。1954年成立供销合作社,主要经营副食品、日杂、百货、农膜、农具和农副产品,同时在各大队开设综合门市部。随后,食品购销站、药材购销站、百货商店等一些集体商业和国营商业相继建立。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那隆综合集贸市场,内设肉行、饮食行、水产行、成衣行、杂货行、牛行等。1994年,供销社全部由私人承包,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针织品、副食品、糖烟酒、日杂、饮食、旅社、修理等行业。1998~2003年,先后新建大平、龙窟2个村级市场,市场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2010年,全镇有2个圩场,4个集贸市场。2013年,该镇有集贸市场2个。

交通

清朝初期,那隆地区交通比较落后,物质运输靠肩挑马驮。由县城通往钦州的驿道,经过那隆的有灵陆道和太平道。20世纪80年代初,修通灵山至钦州二级公路的过境路段。2005~2007年投资60万元建设金斗二、三、四街,修建近1万平方米的水泥路面和排水工程。2006~2007年,那隆镇修建塘表、龙窟、西岸等村13公里的进村水泥路,并扩建清水降至上江、路司至枫木等路段。2007年投资50多万元修建钦灵二级公路口至兽医站的过街水泥路和排水工程。2008年全镇公路里程83公里,街道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并安装路灯。2010年,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建设那隆二桥及路网(总投资1000万)。那隆镇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内有省道S310线和县道X398线穿越。

社会事业

文化生活

解放前,那隆镇民间在春节期间有舞龙、舞狮等传统习惯,其他节日如元宵节、三月三、岭头节等,则有闹花灯、唱山歌、跳岭头等娱乐活动。解放后,全镇各村及部分单位均建有文娱室和水泥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经常开展篮球、拔河、游戏、象棋、乒乓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1993年后,各村农户先后安装了闭路电视,可收看电视节目34套,有线电视用户600多户,“村村通”广播用户1200多户。2008年,全镇有图书馆1个,文化站1个,村级广播电视室4个。2010年,发放直播卫星设备1204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2013年,该镇有图书馆、文化站1所。

教育事业

清宣统三年(1911年),那隆地区设立公立化龙两等小学堂。1964年,创办那隆农业中学,后改为那隆职业技术中学。1994年末,校园面积扩展到2.24万平方米,设有17个教学班,有887名学生,74名教职工,实施职初、职高、成人中专3个层次的教育;同年,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联办初中4所,完全小学31所。2008年,全镇共有中学3所,教师218人,在校学生5038人;小学32所,教师510人,在校学生1474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和“两基”教育均达国家部颁标准。2010年高考,那隆中学考上本科28人、专科94人。2013年,那隆镇有小学32所,在校生1.17万人,教师542人;中学3所,在校生6094人,教师251人;幼儿园、托儿所42所。

科技事业

那隆镇内设有科委、水果站、农业站等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1979年恢复县科协以后,那隆镇建立科普协会,共有会员100多人。1998年,开始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2006年,又在全镇推广水稻免耕新技术,实施面积733.33公顷。2010年,全镇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从业人员321人。

医疗卫生

1954年10月,那隆卫生院建立,1962年改称卫生所,1994年改为镇卫生院。1995年,镇卫生院占地面积1392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825平方米,设置有外科、内儿科、妇产科、检验科、B超室等科室,主要医疗器械有1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等。有病床20张。人员编制40人。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镇卫生院新建1幢总面积1072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各行政村均设有卫生室,有村医80人;全镇有9.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2万人,参合率75.6%,7.82万人次获得医疗补助,共793.75万元。2013年,那隆镇有卫生院1个,医生15人,病床30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0.59万人;各村均建有相应的医疗卫生所(卫生室)。

社会保障

2013年,那隆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0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196人;有敬老院、福利院23所,收养262人。

旅游景点

世外茶园

世外茶园是由广西世外茶园旅游开发公司在那隆镇原“八一”茶场投资兴建的旅游景区,是集现代农业茶园观光考察,茶艺茶文化交流,温泉健身养生,漂流,商务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