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那条小河(麦贤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条小河》中国当代作家麦贤睿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条小河

说来也巧,离开海南老家,到吉林工作,已经四年有余。单位的宿舍楼外,有一条曲折绵长的小河。河的两岸被修成观光走廊,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树种有岸柳、杏树杨树,花的品种我所知道的有野菊、桃花牡丹,有好几种我还不曾认识。沿着河边每走一段,就会设置有一些健身器材。再配上几张木质的长椅,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公园,这些都是我以前不曾注意到的风景。   

午后的天气,有些阴郁。下班后回到宿舍时,发现闷热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屋子。打开朝向河边的窗户,空气对流对所带来的舒适感,即刻便爬满我的全身。突然间有了想到外面走一走的念头,这股很强烈的欲望让我不得不屈服。很快就换了身便于行走的运动装,穿上那双被我遗弃在角落里运动鞋,出门时隔壁的同事一脸的疑惑。这个只顾工作的狂人,什么时候也开始意识到锻炼的好处。事实就是我并没有真的喜欢锻炼,只是想到外面走一走,释放一下内心的压抑。宿舍距离小河边,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路程。这样的距离,却能把我与一些风景相隔离,这到底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怪不得别人。   

出现在河边的时候,我先与几棵杨树相遇。它们才刚刚换上期待已久的春装,看起来却充满生机和活力。尽管在这翠绿的世界里,不会有太多的路人,为它们驻足观赏。但它们却尽最大的努力,展示着属于自己的春天。那些努力向上挺立的树枝,似乎在告诉我,春天是属于所有善于发现美的人。   

穿过杨树的身后,几排低矮的杏树,开始进入我的视野。这些在前不久,才刚刚卸下花瓣的杏树,满身开始长满小小的枝叶。看起来有些单薄,似乎一阵风就能连根拔起。这也只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它们为这片小小的河边天地,增添了不少色彩,它们活得比我更有意义。   

越过这几排杏树,终于来到小河边。我并不着急去看那条小河,因为在此之前,我的视线里,先是站满了那排岸柳的身影。都说岸柳是多情的代名词,它那含情脉脉的垂枝,跟着微微煽动的空气,不断的抚摸着河面。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多少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己。   

透过岸柳的垂枝,我终于见到这条小河的庐山真面目。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与它接触,它显得如此的安详和平静。才二十多米宽的河面,在我眼里它是显得有些渺小。但挤满春水的它,又表现得有些丰满。站在它的边沿,能感受到它不断散发的气息。那股夹着乡土的浓厚韵味扑面而来,有些熟悉又有些怀念,这让我想起家乡曾经的那条小河。那份流淌在脑海里深深的记忆,又开始浮现在我的眼前。   

家乡的那条小河,在我年幼时的记忆里。开始有了清晰的印象,是在我四叔上大学那一年的那一天,老家异常的热闹。那时并不知道上大学,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只知道这一天的气氛就像是过年。几个认识却叫不名字的叔叔,从村东头的老王家,赶来一头黄牛,说是要拉到河边去宰。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村子里置办酒席的菜品之一。好奇的我也跟着人家来到河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条小河。十几米的河面,河水清澈见底,从上游的石板桥处,往下游的水稻田间缓缓流淌。石板桥之外的上游,以及水稻田间的下游去往哪里,那时我并不知道。眼前所能看到的范围之内,除了小河里清澈的河水,就是两岸成片成片翠绿的水稻田。叔叔们宰牛的过程,我并不知道,我被眼前的小河以及河边的翠绿所吸引。我开始在河岸边清澈的浅滩处玩水嬉戏,凉爽的河水与我如此的亲近,我感到比家里的热闹更为高兴。   

那时我是如何被唤回家里,现在已经记不起。此后我上了小学,学校紧挨着河边不远,放学后就经常去河边玩耍。海南的台风,每年都会有。台风过后,小河里的水,就会暴涨。记得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也是台风刚过以后,我们又成群结队来到小河边玩耍。这时候的石板桥处,一些同村的叔叔们在捕鱼,我们一大帮小孩,就在下游不远处游泳嬉戏。河水涨过了浅滩,漫进了稻田的田埂。看起来除了水深一些,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恰恰是这样的无知,使得我在河里嬉戏的时候,一不小心滑进了大水冲刷出的漩涡里。就在我挣扎着不知道如何是好时,一双大手把我从水里拉了起来,是在石板桥边捕鱼的石叔救了我。此后,心有余悸的我,就再也不去河边玩耍。到了初中以后,一直在外地求学,偶尔回家时,也并没有再去河边看看。后来听父亲说,因村里新建农贸市场以及小学扩建,那条小河已经被填平。河上游流下来的水,也被新修的水泥沟渠分流,小河开始消失在人们忙碌的身影中。   

多年以后的今天,小河早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我却在异乡的小河边,突然想起曾经的它,以及那些羞涩的过往。有时候,直到一些珍贵的时刻变成了回忆,我们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那条乡土气息的小河,在我的记忆里,也在我对故乡的思念里。      

2014.05.25          [1]

作者简介

麦贤睿,文学社编辑,作品有散文、诗歌、小说,散见《盛京文学》、《中国散文》、《江山文学》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