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那年西藏家访(李津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年西藏家访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那年西藏家访》中国当代作家李津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年西藏家访

那是2014年5月底6月初,笔者受学校领导的委派,护送首届内陆中职西藏班的38名毕业生返回他们的家乡。我此行的使命有三,将全体学生安全稳妥地送到拉萨并与西藏教育厅的工作人员完成交接是其一;到毕业生家中访问了解家庭境况和当地的环境是其二;造访派出生活老师的当地学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其三。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的记者王怡、张卓新全程随行采访。

5月27日晚,我们在北京西站登上了开往拉萨的列车。一上车,我们的学生就立即接手了所在车厢的服务,他们为旅客打水、清扫环境,收拾弃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有了他们,歌声和笑声便响彻了整个车厢。听着他们一首接一首不停的歌唱,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徐千雅演唱的《坐上火车去拉萨》的画面:山有多高?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终于盼来啊!这条天路,像巨龙飞在高原上。穿过草原,越过山川,载着梦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啊一路地唱,唱到了唐古拉山……

列车过了成都,海拔在逐渐升高,不时有学生过来问我:“老师,您的感觉还好吗?”我说:“一切都好!”果然过了兰州,就开始有人出现高原反应啦!再过了格尔木,吸氧的旅客渐渐多了起来……格桑德仁告诉我:“老师,您就注意不要剧烈活动就好,走路慢慢的就行。”渐渐地,我也感到胸闷头痛在加重,便服下通脉养心丸和正痛片睡下了,慢慢地便缓解下来。原来,此时列车刚刚通过了海拔5072米世界最高的唐古拉站:“巍巍唐古拉高耸入云天;屹立青藏之间乃天下大阻。此处群山连绵,冰峰并列,积雪没领空气稀薄,篷绝草枯,云冷霜寒,生命禁区,危乎高哉!回首八百里瀚海,上无飞鸟,下无走道,平沙无垠,不见人踪。天寥地阔,不知归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金戈铁马,铺铁路以攀昆仑,架盐桥以显国威。”为此,我不由的为当年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修筑天路的那些人们从内心由衷的敬佩!

历时44个小时,5月29日傍晚,我们顺利地抵达了拉萨。出得站来,我们受到西藏教育厅工作人员和部分家长的欢迎,接受了充满祝福的哈达和暖心的红景天胶囊,我如释重负,这一晚睡得特别香。

来到拉萨的第一个清晨,起床洗漱时竟然没有咳嗽一声!真的很奇怪!二三十年来,每天在卫生间里的动静,被夫人戏称为“老慢支”。只觉得嗓子发干发痒,忍不住地咳嗽一声连着一声,直到刷完牙漱完口咳完痰,才觉得整个气道稍稍滋润了一些。

哪知昨天下午6点入住宾馆只睡了一宿,今天早晨就不咳嗽了。拉萨,不仅有布达拉宫令我景仰,而且有大昭寺让我净心,还有八廓街教我流连忘返,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清肺。

5月31日,我们要去当雄县进行第一个家访。从拉萨驱车4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当雄县乌玛塘乡那龙1组尼玛扎西家。绿草如茵的茫茫大草原上,背靠着山顶终年不化积雪的大山,散落着三五家居民。尼玛扎西家的住房是政府资助用石材刚刚盖起来的,里面通了电,只是自来水还没通进来,他们日常饮水还要靠雪水或泉水,大小便还要在野外解决。

尼玛扎西的母亲向我们敬献哈达,拿出家中的酥油茶、酸奶、人参果饭款待大家。家访中我们得知,为了维持生计,尼玛扎西在到天津上学之前,就开始打零工。他干过开山劈石的活儿,在青藏铁路护过路,还干过保安。现如今,在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学成了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他说:“接下来打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用自己挣来的钱好好孝敬母亲。”

6月1日,我们转场林芝进行第二个家访。一早出发上了拉林公路,攀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6个小时后来到林芝县的旺杰家。这里属于林区,旺杰家的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的,不仅日常生活设施齐备,气候条件也十分宜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旺杰与父母热情款待着我们,一个劲儿地让大家品尝他家富有西藏特色的美食,诸如糍粑和藏香猪肉等。旺杰的父母对我说:“感谢机电工艺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孩子的培养,使旺杰成长的更加有出息了!”

6月2日上午,我们造访了林芝广东实验学校。该校的米玛参仁、桑吉卓玛是西藏教育厅派往天津的生活老师,她们陪着西藏班的学生,操心着他们的安危冷暖,却把自己两三岁的孩子交给家人,为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据校长劳明宇介绍:“我们这所学校是广东对口援建的,其实我们的老师本来是教小学的,受西藏教育厅委派到天津担任高中阶段的西藏班生活老师,实际上对他们也是很大的挑战。”“为了带好西藏班,我们将骨干教师派出去。米玛参仁是音乐老师、桑吉卓玛是英语老师,她们的业务能力都很强。这次到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使她们得到了锻炼,我们很是感激。”劳校长如是说。

说实在的,此行最最辛苦的还要属天津电视台的两位记者。我们的行程排得很紧凑,每天忙忙碌碌一天,我们时常气喘吁吁,而她俩还要构思策划主题,组织场景摄录,撰写导语和解说词,每天傍晚还要寻找卫星信号将图像发回天津,确保不耽误晚6点半的节目播出。在当雄县那天,录制完节目就已经5点半了,可是山沟里没有信号,我们让司机赶忙把她俩送到10公里外的县城,等找到信号发送完节目赶回拉萨的路上,先是张卓新上吐下泻一通折腾,接着王怡也实在坚持不住挂了!也就是这次西藏行,让我对记者朋友的业务能力更加钦佩,尤其对她们的意志品质和敬业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坐上了火车去拉萨,跳起那热烈的雪山朗玛,喝下那最香浓的青稞酒呀,醉在神话天堂。6月3日上午完成了此次使命后,我们乘坐林芝经成都中转到天津的飞机“谈笑凯歌还”了![1]

作者简介

李津军,男,1960年7月生,山东临邑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