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挑选作家迟子建作品中适合小读者阅读的篇目,并配上精美的插图,制作而成的一本美文与美图相得益彰的全彩桥梁书。

内容简介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经典美图版)》的作者迟子建将自己小时候的童年生活,通过散文与随笔,以及小故事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我们挑选其中适合小读者阅读的篇目,并配上精美的插图,制作成一本美文与美图相得益彰的全彩桥梁书,送给每一位成长中的孩子,以及对童年有着深深眷恋的大人。

节选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经典美图版)/我的小时候》: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的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买的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他也就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被风吹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适宜作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丫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寻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倒木的机会并不多。

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

父亲用锯把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使那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待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

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拢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

……

图书目录

会唱歌的火炉

伐木小调

动物们

中国北极的天象

暮色中的炊烟

马背上的民族

灯祭

采山的人们

年画与蟋蟀

露天电影

农具的眼睛

蚊烟中的往事

傻子的乐园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在哪儿(后记)

《穆格发-儿童文学史》

《五卷书》为印度古代寓言集[1],六世纪中叶,该书阿拉伯译本产生,译者伊本·阿里·穆格发,这个译本另外添加新东西,连名字也修改了,叫《卡里莱和笛木乃》[2]。穆格发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早声称自己的故事是为少年儿童创写、为儿童提供文学读物的作家

视频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 相关视频

作家迟子建当选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曾获茅盾文学奖
面对父亲的离世,作家迟子建:一个亲人不在的年该怎么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