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邓中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邓中翰
出生 1968年09月05日
国籍 中國
别名 邓中翰
职业 科学家
知名作品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

邓中翰,1968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挂职) 。 1992年邓中翰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7年毕业时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毕业后加入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并获得IBM发明创造奖;1998年离开IBM回到硅谷创建集成电路公司Pixim Inc;1999年10月邓中翰回到中国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在北京中关村共同创建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并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星光中国芯,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41岁);201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7年邓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户湖南省湘潭高新区 ;2018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委员 。 邓中翰是领导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中国国内外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及监控等领域 。 [1]

人物经历

1987年9月,邓中翰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5] ,在大学期间,邓中翰就在黄培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 1992年6月,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先后获得物理学硕士(1992年8月至1994年5月)、经济学硕士(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成为该校成立130年来横跨理、工、商三科学位的第一人。 1997年8月,毕业后加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至1998年9月)。 1997年12月,结合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了美国硅谷半导体公司Pixim Inc(至2001年6月),领导研制高端数码成像半导体传感器,市值达到了1.5亿美元。 1999年10月,邓中翰受中国政府之邀,作为留美华人代表归国参加建国五十年大庆典礼,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10月1,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在北京中关村共同注册成立了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承担“星光中国芯工程”,邓中翰担任总指挥、首席专家。 2001年6月,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教授(至2002年6月)。 2002年,邓中翰先后随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访问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行考察。 2003年,邓中翰与吴鹰、丁健等一起发起了“数字中国”计划,通过对数码芯片的投资,邓中翰要实现他“使中星微成为数字影像领域的领头企业,将中国的数字影像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带向世界数字化前沿”的目标。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率领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微电子技术),时年41岁,是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8月,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011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16年5月26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召开了北京市第三批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启动会,邓中翰挂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2017年3月3日,以邓中翰院士命名的“邓中翰院士工作站”落户湖南省湘潭高新区 。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当选为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

主要成就

1990年,邓中翰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用量子力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这篇论文让他在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脱颖而出 [7] 。1990年、1991年分别在杂志《国际应用核物理学》及《中国科学通报》上发表3篇相关文章。1992年至1997年,在美国读书期间,先后发表过二十五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威尔逊博士研究奖及楞次纪念奖,在国际固体电路年会上作论文课题报告。 1997年,加入IBM公司后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获得IBM发明创造奖。 2005年,邓中翰领导开发设计出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实现了八大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了该领域2000多项中国国内外技术专利,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邓中翰带领“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制定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天网”安防监控基础信源SVAC国家标准。同时他还带领团队承担国家物联网领域的攻关任务,多款产品量产过亿枚,并为国家电网大范围解决南方冰雪灾害发挥了关键作用 [9] 。 成果奖励

2004年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3年 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与) 人才培养 截至2005年中星微电子上市前,邓中翰领导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吸引了多位优秀的海外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回国效力,培养了几百名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组建了一支中国国内顶尖的芯片设计团队 。邓中翰为数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 荣誉表彰

2003年9月 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 2003年9月13日 求是杰出青年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4人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3年11月28日 第八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45人之一) 2004年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北京市 2004年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北京市 2004年2月19日 2003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9人之一) 2004年5月23日 第二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17人之一) 2005年6月7日 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 (5人之一) 北京市委、市政府 2005年9月24日 2005年度“杰出校友奖”之“青年领导者奖” (2人之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05年12月3日 2005十位聚人气企业家(10人之一) 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 凤凰卫视、新浪网四家媒体 2005年12月28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年度大奖 (10人之一) 2005年12月31日 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 (10人之一) 中华工商时报编辑部 2006年1月13日 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13人之一) 2006年1月18日 2005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 (100人之一) 首届华商领袖年会 2006年1月21日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0人之一) 2006年4月 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25人之一) 2006年4月15日 2005最佳风云榜最值得尊敬的海归人物十佳 (10人之一) 中关村 2006年4月20日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00人之一)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6年4月27日 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11人之一) 2006年6月21日 2005年度海淀创新人物 (20人之一) 2007年12月18日 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 [13] “优秀创业者”评选十佳之首 中关村管委会 北京市第五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

社会任职

中国旅美科协常任理事、硅谷分会会长 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清华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理事长 2001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第六届) 2011年04月28日 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2013年03月-2018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个人生活

邓中翰的妻子为歌唱家谭晶 ,两人在活动中结缘,于2009年结婚了,女儿于2014年春季诞生 。

人物评价

邓中翰是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技术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邓中翰在“星光中国芯工程”中做出了突出成就,被业界称为“中国芯之父”。(北京工业大学评)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方。30岁弃美回国,最年轻工程院院士,他让中国芯片产业看到了希望 你再也不需要与各种中介机构打交道,只要你的孩子够优秀、够独立,我们就能提供一个适合他/她特点的留学之路,给他/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妻子为著名歌唱家谭晶 翻开他的履历,可以说的故事太多:1987年考入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随后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伯克利的5年时间内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3个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学成后他进入IBM工作...

学术论文

邓中翰. 邓中翰 用“特区”模式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中华儿女 》 ,2012 邓中翰. 邓中翰:中国芯从长城开始. 《 商务周刊 》 ,2006 农夫. 邓中翰以自主芯片决胜人工智能时代. 《 绿色中国 》 2017 张巧玲. 邓中翰:创新中国“芯”. 《 科学新闻 》 , 2012

参考文献

  1. [1]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