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避地司空原言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避地司空原言怀》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避地司空原言怀》是由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李白因永王李璘兵败受累,避居于佛教名山司空山。

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怀 》等作品。在《避地司空原言怀》一诗中描绘了司空山气势磅礴的山云图,表达了赞美山景之情及出世求仙之念。

基本信息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名称;避地司空原言怀

文学体裁;古诗词

创作年代;唐朝

作 者;李白

作品原文

《避地司空原言怀》[1]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白话译文

南风自古以来都在一刻不停的呼啸,豪杰圣人仍在做着治理国家的思考。

然而西晋末年一代名将刘琨和祖逖,经常在雄鸡报晓时候起来练习武艺。

他们都有匡扶晋室收复国土的决心,终究还是被朝廷陷害成为获罪之人。

我和他们虽遭遇相同但结果不一样,我沿着皖河水边漫游饱览潜山风光。

最后选择禅宗道场司空山筑屋定居,这里与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遥遥相邻。

雪晴时这里可以映照万里之外月光,云开时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风。

等到有一天灾难过去天下太平之时,就把这里作为远离朝廷的托身之所。

我在这里要把全部家产用来炼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鲜嫩永远年轻。

我希望的就是得到长生不老的妙术,最终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真实自然。

我可以驾驭太阳去蓝天上欣赏美景,我可以攀摘星星到银河边嬉戏游玩。

跟随着神仙王乔乘云游雾一起去吧!到时我将成为玉皇天宫的长年宾客。

词句注

《一统志》:司空山,在安庆府太湖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山极高峻。山半有洗马池,即古司空原,李白尝避地于此。《太平寰宇记》:司空山,在舒州太湖县东北一百三十里。

⑵《左传》: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太白借用作晋朝南渡兵力不竞解。

⑶《晋书》: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论曰: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太白乐祸之论盖本于此。《梁书》:高诅睹海内方乱,有匡济之心。

⑷曹植诗:"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太平寰宇记》:皖水。在舒州怀宁县西北,自寿州霍山县南流入,经县北二里,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谓之皖口。《一统志》:皖水在潜山县北,下流会潜水,经府城,西达大江。

⑸《江南通志》:太白书堂,在太湖县司空山,李白避地于此,有"卜筑司空原"之句。

⑹《韵会》:"将,与也。"《唐六典注》:霍山,一名天柱,在舒州怀宁县,自汉以来为南岳。《通典》:舒州怀宁县有灊山,一名天柱山。《方舆胜览》:天柱峰,在皖山,高三千七百丈,周三百五十里。山东有瀑布。汉武帝尝登此山,即司元洞府,九天司命真君所主也。《江南通志》:天柱山,在安庆府潜山县,与潜山连,其峰最高,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屹然为尊,道书谓之司元洞天。汉武帝尝登封于此,以代南岳。山有魏左慈炼丹故迹。

⑺九江,在浔阳。

⑻《长杨赋》:"玉衡正而泰阶平。"

⑼江淹《别赋》:"炼金鼎而方坚。"李善注:"炼全为丹之鼎也。"

⑽《广雅》:"日御谓之羲和。"陈子昂诗:"还丹奔日驭,却老饵云霞。"

⑾河津,谓天河之津。

⑿王乔有三:一是上古之仙人,或称王子乔,或称王乔,《楚辞》中累引之。一是周灵王之太子晋,亦称王子乔。一是后汉时河东人,为叶县令者。

⒀玉天,道家所谓玉清境不一样,我沿着皖河水边漫游饱览潜山风光。

最后选择禅宗道场司空山筑屋定居,这里与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遥遥相邻。

雪晴时这里可以映照万里之外月光,云开时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风。

等到有一天灾难过去天下太平之时,就把这里作为远离朝廷的托身之所。

我在这里要把全部家产用来炼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鲜嫩永远年轻。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2]。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唐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3]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视频

“最”低调的大诗人:一首诗击败李白杜甫

古代最“狂”诗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