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始建于1953年,原名遵义市丝织厂子弟学校,1998年更名为遵义市海风井小学,2016年3月正式更名为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1]。
感恩文化抓内涵 五育并举促提升
学校坚持“恩润芬芳,桃李向阳”的办学理念,以“感恩教育”为校园文化主题,倡导乐学、合作、创新的办学思想。现有教学班级43个,在校学生2176人,教师109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2],区级名班主任2人。
聚焦发展愿景,铸造“感恩”文化灵魂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级管理、学校管理中,形成三爱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等长效机制。学校进一步深化“感恩”文化内涵,确立“崇本尚真、感恩随行”的校训,积极营造“阳光自信,端行奋进”的校风、“乐教善教,教人求真”的教风、“乐学善学,学做真人”的学风,全面提升师生感恩素养。
确立“过程育人”,构筑“心本”德育课程
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充分利用班会、主题队会,不断规范学生语言行为。学校不仅注重学生身体安全,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将书法教育、足球教育、消防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学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基于“感恩”课程资源开发,现已初步形成学科融通、形式活泼、内涵深刻、学生喜爱的课程体系。
规范课程管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坚持以评价促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五项管理”,推进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注重教师专业提升,通过聘请专家进校指导、全员参与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师培训方式,强化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致力打造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新教师队伍,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放眼未来,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感恩”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为打造培根铸魂、研教合力、学思融通、家校社共育的优质校园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 ↑ 【政策】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搜狐,2019-02-23
- ↑ 教师的真正含义,你知道吗? ,搜狐,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