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遮蔽的天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作者简介

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众多艺术家前往,成为文学圣地。

◆《遮蔽的天空》是鲍尔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即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改编成同名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原文摘录

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这部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迫使我们直面现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告诉你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将带来莫大的自由,哪怕正是那些选择造就了今日的你。渴求随波逐流的“无须思考的满足”并不新鲜,但要满足这种欲望,我们现代人有无数种方法: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宗教、毒品、权威崇拜、大众市场广告、电视成瘾、色情作品,如果你对这些东西有所疑虑,那么还有宿命论心理学和社会学孜孜不倦地告诉你,自由意志完全就是文化强加于你的幻觉。

书评

说来惭愧,这还是第一次写编辑手记。之前一直推脱,但就像格林所说:一个人还是无法真正逃避一件事的。如果你某一天因为走运,另一天又由于怯懦,某件事被你逃开,或迟或早你还会遇上第三次。所以,就有了这篇手记。

先说一下大概。《遮蔽的天空》从签约到出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从翻译到编辑完稿,用了一年多。而关于这本书本身,《遮蔽的天空》是一本内容庞杂的小说,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旅行者会读出没有终点的旅行,存在主义者会读出迷失的自我,有情者会读出怅然若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反省自身:你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满月升起?你有多久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

随时都有可能破碎的天空

小说书名来源于鲍尔斯小时候听过的歌曲:《Down Among the Sheltering Palms》。翻译过来是,遮蔽的棕榈树下。讲的是热恋的情侣,相约日落之后到遮蔽的棕榈树下见面。遮天蔽日的棕榈树是他们的藏身之所。

因而,遮蔽的天空并不是指天空被遮蔽,而是天空像一个固体一样保护着我们。Sheltering本身也有庇护之意。遮蔽的天空,也是波特和姬特的藏身之所。

在第十三章,鲍尔斯就揭示了书名的含义。这一章里,波特和姬特骑车到沙漠看日落:

“你知道吗,这里的天空非常奇怪。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它是某种固体,替我们挡住了后面的一些东西。” 姬特微微打了个冷战:“后面的一些东西?” “是的。” “可是那后面能有什么东西?”她的声音很小。 “什么都没有吧,我想。只有黑暗。绝对的黑夜。” 也因为此,封面选择了沙漠和日落作为主设计元素,以及冷暖色块的撞色,并用渐变的条纹色块表现日落时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

说回遮蔽的天空,其实遮蔽他们的天空并不坚固,反而极易破碎。小说里就多次提到,波特听到天空在重压之下破裂的声音。波特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同时他又恐惧虚无。天空是他坠入虚无前的最后一道屏障,“那是他最后的守护”,他害怕这片天空碎掉。然而在空旷浩渺的沙漠里,虚无来得更为直接有力。

相比波特,更恐惧虚无、更务实的“只要香槟,不要哲学”的姬特,在波特去世后,遮蔽她的天空也开始破碎。

曾经有个人对她说过,天空掩藏了背后的黑夜,遮蔽着天幕下的人们,挡住了苍穹之上的恐怖。她不眨眼地凝望着那宛如实质的虚无,极致的痛苦开始侵入她的身体。天空随时可能撕裂,裂缝两侧飞速向后退去,露出后面那张巨口。 自此,两个人都彻底地坠入虚无,成了空心人。

某种意义上,天空也代表着我们随时都可能崩溃的生活和精神。在这个纷杂多变的荒谬世界里,任何时候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我们是像波特和姬特那样活着,还是过着看似最安全最平凡的生活,遮蔽我们的天空随时都有可能破碎。生命的无常大抵如此。


电影剧照 触碰和恐惧虚无的空心人

李沧东的电影《燃烧》里,申惠美讲述了一个关于非洲布希族(Bushmen,布希曼人)的小故事。

对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族来说,有两种饥饿:Little Hunger 和 Great Hunger。

Little Hunger是生理上的饥饿,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Great Hunger是人生意义上的饥饿。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终日探寻这种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饥饿。

对Great Hunger来说,比幸福或者不幸福更重要的是意义。当你做的事情对你有意义时,快乐或者不快乐已经不重要了,意义超过了一切。

波特和姬特无疑是Great Hunger,但他们又有别于Great Hunger,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上活着有什么意义,却又恐惧虚无。姬特年轻的时候,“以为人生会不断累积动量,它每一年都会变得更多,更深刻。你会不断学到新东西,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解,更接近真理”。现在他们都认识到人生并不是那么回事。但即便如此,对人生极为刻薄的波特也不想放弃生命。人生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习惯,就像吸烟,你总说要戒,但还是一如既往。他们只是活着。

他们从不为物质所困扰。他们将时间都用在了在世界各地的漫无目的的旅行,去体验不同的异国文化。他们只是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地去旅行,直至分不清哪个地方更像家乡。波特·莫斯比的名字本身也是漂泊的意象:Port是港口的意思,而Port Moresby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和港口城市——莫尔兹比港。是1873年,第一个到此的英国约翰·莫尔兹比船长为纪念他的父亲而命名的。

他们成了现代文明的空心人。他们没有目的,不追寻着什么,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却毫无意义。正如开篇,波特从午睡后醒来,这个房间对他没有多大意义,他既没力气也不想去弄清自己在时空中所处的位置。然而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遮蔽他们的那片天空注定要破碎,然后“整个世界的重量砸在他的身上”。

小说中,鲍尔斯打了一个绝妙的比喻。生病的波特躺在车斗里,感觉自己就像棒球手投掷出去的球坠入虚空:

有时候他感觉高热在自己体内横冲直撞,仿佛某种独立的存在,让他想起侧身扬手准备投掷的棒球选手,而他自己就是那个球。他被球手挥动着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被猛地掷向空中,最终消融在虚无之中。 虚无和真实的生活

小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即波特的死亡。

波特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死亡,坠入虚无则会是他最终的归宿,所以罹患伤寒其实是情节发展所需,也因此才有了他在死亡前的醒悟。

小说开头,坐在咖啡馆里最角落的他们,彷佛有无限的时间可供浪费。

此前,他们从不向对方吐露内心,波特在病危时却对姬特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为你活着。原来我不曾意识到这件事,现在我明白过来了!但现在,你要走了。”而姬特却不愿面对此,坚信“他从来没有为我活过”。

而波特死后,姬特想到了一年前他们关于死亡的讨论。波特说:

死亡永远在路上,但在它悄然降临夺去生命的有限性之前,你不会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我们憎恨的正是那可怕的精准。可是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每一件事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2017年,坂本龙一还将这一段编进了他新专辑中的歌曲《fullmoon》。

9.2 坂本龍一 / 2017 正如台湾学者宋国诚老师的评论:没有对死亡之无限的体验,就不会对生命之有限的珍惜!

正因为感到虚无,才无比恐惧虚无,才无比渴望真实地活着,维系自己不至于被颠簸的世界分崩离析。也因为此,他们在这次旅行中,渴望恢复两人日渐疏远的感情,渴望去过没有第三者的二人生活,甚至因为意外被贴上“作家”标签后,波特开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描摹当地的风土人情。

但可悲的是,他们忘了如何正常地活着,一直未能找到全情投入生活的办法。他们对彼此的试探,成了对彼此的伤害。他们孤悬在自身的价值以外,让他们成了无根之人,生活没了维系,随风漂泊,坚信自己只要在经历一次颠簸便会坠落。

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部醒世寓言。它能让你直面生活中的虚无,同时也能更珍惜当下真实的生活。

所以,在想出一句既能概括这本书又能打动读者的话时,就有了这句: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最后,做编辑以来,深有感触的一点是,编辑的职责就是把一本值得推荐给读者的书让更多的人知道。《遮蔽的天空》值得推荐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遮蔽的天空》应该算是最不为国内读者了解的一部美国文学经典,出版近70年的时间里,只在内地出版过两次,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6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是重现经典系列中的一本,名为《情陷撒哈拉》。但出版后,一直无人问津,很快绝版。如果这篇手记,能让你更多地了解这本书,甚至让你想读这本书,就是它最大的价值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