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遂川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辖12镇11乡,2个国有林场,总面积3144.17平方千米,其中建城区面积 18.7 平方千米。2018年耕地面积 3.41 万公顷,有林面积25.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78.79 %,城区绿化率 3 8%。全县总人口 622623 人,其中城镇人口 207306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9.12 ‰。年地区生产总值 129.6 亿元,同比增长 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12 亿元,增长 -3.8 %;第二产业增加值 59.03 亿元,增长 8.5 %;第三产业增加值 56.44 亿元,增长 11.0 %。财政总收入 16.08 亿元,增长 10.7 %,税收收入 12.62 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 7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75亿元, 增长 6.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5.26 亿元,增长 1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223.71 亿元,增长 18.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 % 。 外贸出口 2.29 亿美元,增长 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3 %,实际利用外资 5109 万美元,增长 9.4 %。农业总产值 26.44亿 元,增长 3.96 %。粮食总产量 26.87 万吨,主要农产品有油料产量 7642 吨;茶叶产量 4526 吨;水果产量 5.83 万吨;生猪出栏 22.72 万头。万元GDP能耗0.28吨标煤,城市污水处理率 94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632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4 6元,增长 12 % ;金融机构年末储蓄 余额 205.24亿元, 增长 10.0 %。 [1]

历史文化

遂川县建县始自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隶属庐陵郡,县治云洲,即今万安县五丰乡云洲,距今万安县城十五里。三国嘉禾四年(公元235年),吴大帝 改遂兴为新兴。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新兴复名遂兴,迁县治于上流光化乡景云观,即今雩田镇境内遂水东南岸的中洲,民间称“旧县”, 隶属庐陵郡。 南北朝,沿袭晋制。辖地约含今之遂川及万安县、泰和县、井冈山市的部分地域。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遂兴等六县,设置安丰县,遂兴为其一部分。次 年改安丰为泰和县。唐袭隋制。五代十国,唐天祐  十六年(公元919年),杨隆演据江南,国号“吴”。 五代杨吴大和四年(公元932年),县西边境邑 扶氏“据险不输贡赋”。春三月,李孟俊讨之不克,冬十月,楚以彭珏守郴,招抚“扶贼”,号扶端公,自此,县自索头岭之东,春堂岭之西尽入于楚(今湖南)。 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析泰和龙泉乡什善镇置龙泉场。南唐李璟十八年(公元960年)升场为县,名龙泉县,以旧场治为县治,在水南十七都慈云寺 (今瑶厦乡小溪村境内),辖地仍包括今之遂川、万安县境。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国亡,龙泉县地归宋管辖。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析县之 万安镇置万安县,并将永兴、禾蜀两乡各半划给万安。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龙泉县为泉江县。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改泉江为龙泉县,隶属江南西路吉洲军。此时,县境东自万安县界22.5公里,西至郴洲桂阳界60公里,东西相距82.5公里;南至南康县界20公里,北至永新县界75公里,南北相 距95公里。元明两代,县境没有大的变动。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龙泉县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明代,龙泉县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西路吉安 府。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吉安府改隶吉南赣道,龙泉县仍属吉安府管辖。至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5年),县境东接 万安县20公里,西接桂东县秋坪60公里,东西相距80公里;南至南康县牛皮岭分水石12.5公里,北达永新县观土岭75公里,南北相距87.5公里。中 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县直属省。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与浙江、贵洲两省之龙泉县同名,改名为遂川,遂川县名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县境基 本末变。民国21年(1932年),江西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遂川县隶属第10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遂川隶属第3个 行政区,直至1949年解放。[2]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8月2日遂川县解放。先后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分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1950年10月和1952年9月间,永新县茨坪、石狮口、 罗浮一带村庄,南康县巾石乡先后划入遂川县境管辖。1953年6月,湖南省桂东县桥头区及其所辖的桥头、大地等13个乡先后划入遂川县管辖。1957年 10月,桥头、大地两乡又划归湖南省桂东县。1959年7月,将县管辖的井冈山乡划给新成立的井冈山管理局。1969年8月又将紧邻井冈山的黄坳、下七两 个公社划归井冈山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7月属吉安地区,2000年6月,吉安地区撤地设市,改称吉安市,遂川属吉安市至今。

历史名人

遂川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宋代吏部侍郎孙逢吉和他的两个弟弟孙逢年、孙逢辰为杰出代表之一,他们均进士及第,以政绩、学识闻名于世,时称“孙氏三龙”。 其叔父孙叔通,字深远,北宋政和壬辰(1112年)进士, 对于“历代兴废,治乱得失,人或叩之,自源徂流,诵答如謦”,“储书万卷,时号‘孙书库’”。

孙逢吉(公元1135-1199年),字从之。吉州龙泉北乡(今遂川县大汾镇寨溪)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初次考取举人,二十九年再次考取举人,三十二年第三次考取举人,次年,即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郴州司户、常德教授、萍乡知县、国子博士、右正言、国子司业、秘书监兼吏部侍郎等职,最后以修撰致仕。老年自号“静阅居士”,卒谥“献简”。有《静阅居士文集》七十卷、《职官分纪》等著作。

“孙氏三龙”中的另外两“龙”孙逢年、孙逢辰,官职虽不及孙逢吉,但“均以文名”,在事职之地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事情,在地方管理方面颇有名声。 孙逢年,字振之。绍兴三十三年(1162年)初次考中举人,乾道四年(1168年)再次考中举人,乾道七年(1171年)第三次考中举人,乾道八年中进士。经三次大比,孙逢年可谓学富五车。他最后考中进士的考卷“对策”,使主考官看了大为赞叹:“此王符潜夫论崔正论也。”“仕终上犹县令”。孙逢辰,字会之。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他也是三次考取举人后才进士及第的。曾为赣县丞,又先后担任都堂审察特添差镇江军判官,提辖榷货务,知澧州袁州等职。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为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如任赣县丞时,正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有“茶寇转剽江西,逢辰以赣县丞董饷,乃赍金帛,所至易省馈,运十八漕以名闻。”深受百姓爱戴,也因此闻名一时。又如,在“都堂审察特添差镇江军判官”任上,为吉、赣两郡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百姓的好事,使两郡深受益。据《龙泉县志》载:吉赣有船场,所用油麻随苗折料,其值既倍于苗而折才十之七,民以为病。逢辰力言于漕,将两郡所纳油麻随升斗而折之,所少之数悉与蠲释。”“漕奏诸朝,得旨从之。两郡蒙其利。”孙逢辰一生中除治政有方取得显著政绩外,还有许多著述,如《养晦集》三十卷等,惜巳失传。[3]

绿色食品

2017年,全县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品牌引领、产业升级”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思路、更新理念,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培育新型主体激发发展活力,以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要素,以绿色生态优势提升品牌质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农业标准化行动,扩大农产品质 量安全可 追溯体系覆盖面,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品牌影响力,把更多的绿色食品打入国内外市场。先后组织12家企业和合作社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井冈山品牌初选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吉安),以及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 上海广东)展销会,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生态品牌名扬省内外。

全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企业7家,即江西遂穗如意 现代农业公司的大米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江西金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蜜柚产品、吉安遂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大米产品、遂川安村茶厂的茶叶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组织江西御华轩公司通过了有机食品复查换证,江西井冈老仙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绿色食品复查换证, 遂川裕龙公司 获得了生物有机肥评估证书;全县7733.33公顷茶叶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组织珠田洋 湖板鸭厂、 江西遂穗如意 现代农业公司等3家企业或合作社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组织县内20多家已通过认证或正在进行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业经营组织30多人次集中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认证以及农产品入驻“赣农宝”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发放技术资料90余份,着实提高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对“三品一标”认证的认知度,增强他们对“三品一标”认证的信心。全县绿色大米发展任务266.67公顷,落实绿色大米面积400公顷,完成上级任务的150%。创建33. 33余公顷 绿色大米生产示范点一个,培育绿色水稻生产基地20余公顷,仿野生稻生产基地25.33公顷。江西遂穂如意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华润集团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绿色大米种植基地合作协议,首次签约面积66.67公顷,引导吉安遂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实行有机转换认证33.33公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