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通伏鄉 |
中文名 : 通伏鄉 所屬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 |
通伏鄉,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地處平羅縣南部,東以黃河主流中心為界與高仁鄉相望,南連賀蘭縣,西起惠農渠與姚伏鎮接壤,北以第一退水溝為界與渠口鄉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132.3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通伏鄉戶籍人口為21714人。 清雍正五年(1727年),通福堡屬新渠縣(現平羅縣姚伏鎮)。1984年4月,改為通伏鄉。 截至2021年10月,通伏鄉轄13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鄉人民政府駐通伏村。 2020年,通伏鄉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1]
位置境域
通伏鄉地處平羅縣南部,東以黃河主流中心為界與高仁鄉相望,南連賀蘭縣,西起惠農渠與姚伏鎮接壤,北以第一退水溝為界與渠口鄉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132.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通伏鄉地處黃河近代沖積(洪積)平原帶,地勢平坦。
氣候
通伏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賀蘭山的屏障作用,西北來的冷空氣難以長驅直入,形成熱量豐富、日照充足、乾旱少雨、蒸發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多年平均氣溫9.2℃,1月平均氣溫-7.9℃,極端最低氣溫-28.2℃(1971年1月29日);7月平均氣溫23.9℃,極端最高氣溫38.9℃(1999年7月28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1.8℃。生長期年平均219天,無霜期年平均175天,最長達230天,最短為131天。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45.1天,最多達58天(1996年),最少為2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308.4毫米(197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8.6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平均降水量在47.6毫米以上,最少出現在12月至2月,降水量在1毫米左右。
自然災害
通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霜凍、洪水、蟲害、凍雹等,尤以冰雹災害頻繁。1979年7月,通伏公社遭冰雹襲擊,農作物受災面積3548畝。1991年6—7月,平羅縣先後兩次遭冰雹襲擊,受災糧食作物面積31.6萬畝,鄉域內五香等村受災最為嚴重。1992年8月27—28日,鄉域內各村兩次遭冰雹襲擊,每次達15分鐘左右,冰雹直徑3厘米,農作物受損嚴重。2001年5月中旬兩次降水,造成排水溝水位猛漲,鄉域通城、羅家莊2個村1150畝小麥、玉米被淹,其中近200畝絕收,直接經濟損失12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通伏鄉有耕地面積9.47萬畝,林地面積1.11萬畝。
人口
2011年末,通伏鄉轄區總人口2064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5人。總人口中,漢族9012人,回族1163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8‰,人口死亡率3.76‰,人口自然增長率6.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1人。 截至2020年末,通伏鄉戶籍人口為2171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通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7399元。 2020年,通伏鄉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農業
2011年,通伏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5844.9萬元,比上年增長13.85%。 通伏鄉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1426噸,人均2491千克,其中小麥1628噸、水稻43755噸,玉米601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08萬畝,產量222噸,其中胡麻籽121噸,葵花籽101噸;蔬菜種植面積0.28萬畝,產量11815噸,主要為大蔥、大蒜類。 通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41萬頭,年末存欄0.31萬頭;羊飼養量2.61萬隻,年末存欄1.31萬隻;牛飼養量0.54萬頭,年末存欄0.32萬頭;家禽飼養量4.62萬羽,上市家禽1.4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638噸,其中豬肉65噸,牛肉336噸,羊肉196噸,禽肉24噸;禽蛋108噸;牛奶10噸;畜牧業總產值1533.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68%。 通伏鄉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養殖面積193畝,水產品總產量190噸;漁業總產值150.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95%。2011年,擁有大型農業機械0.25萬台(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