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式呼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逆式呼吸 |
中文名称;逆式呼吸 别名;丹田控制呼吸 作用;锻炼保养生殖器官(丹田) 拼音;nìshìhūxī |
逆式呼吸又叫丹田控制呼吸(横隔膜逆式呼吸),是武术基本功,硬气功基本呼吸法,吸气时用鼻子闻花一样的轻轻吸气,紧缩会阴,胸部自然膨胀,腹部自然收缩;呼气时,用鼻子呼出去,小腹鼓鼓涨起,会阴放松,这种呼吸方法可以锻炼保养经络枢纽(丹田),是非常好的一种呼吸方法。[1]
类别
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入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练习
开始练习时,按照说明"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所谓"隆起",主要是意想)。很明显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所以一方面要"鼓努为力",一方面又要尽量用意不用力,逐渐使用力减少、用意增加,从而达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气沉丹田"。通过正确掌握气沉丹田,达到"逆腹式呼吸",即内气升降的方法。怎样正确掌握"气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入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然明白。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强调自然配合为好。窃以为听任自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多花时间,甚或白费功夫。好在有"气沉丹田"的练法可加以弥补,只要气沉丹田得当,就可掌握逆腹式呼吸。然而得法还须明理。
逆腹式呼吸、气沉丹田与"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做到"气遍身躯不少滞"呢?试举42式太极拳的"马步靠"为例。(靠前动作从略)呼气时,气沉丹田,屏气发力(或呼气发力),同时内气从腰背(气贴背)向四肢发散,内气到后足,气到力到,产生蹬劲使整体向前靠,内气到前足则产生撑劲,稳住重心,内气到上肢,产生靠劲。再以杨式"搂膝拗步"为例。吸气时,内气由丹田经会阴上命门布于腰脊,右手上举,左手收在腹前。接着呼气,右掌前推,左手搂膝,蹬右脚,成左弓步,气沉丹田,同时气贴背向四肢发散,两足产生蹬、撑,劲力发于脚跟,通过腰脊,形于掌指。总之,贵在全身得气,浑然一体。
逆式呼吸法是在全身放松之后,收缩会阴,肛门,双臀,想着吸入空气,气流通过脊柱直达百汇,以百汇,双眼,双耳,双鼻为口呼出去,这种呼吸方式和腹式呼吸法同样都是非常好的养生方法。
下面我介绍一个简单有效的锻炼办法:
练习方法:放松,可以选择自然站立、平坐椅子上或是平躺在床上。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
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6-10秒。功力深时可以适当地延长时间。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逆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采用逆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吸氧量加大,令大脑氧充足,对安神益智有好处。吸氧足,气血就活跃,有利于伤病加快复元,经常练此呼吸法伤病的确是比一般人好得快!
因为和通常的腹式呼吸相反,所以叫"逆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胸部隔膜的运动范围,使你的内脏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因而也是强身健体的"呼吸体操"之一。
传统武术中一些内功修炼法,大都采用了逆腹式吸吸法,少林著名的白鹤唤阳功就是逆式呼吸,太极拳也将此呼吸法当着养生的手段之一。
实质
逆腹式呼吸法的实质,是借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势为导引,结合放松的气功态,来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达到拳论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气遍身躯不少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放松"这一窍门。拳家有言:"只要一松,气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忘记"放松"与"行气"的结合,也是"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实践。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细说有关逆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 百度文库,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