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
作品名稱: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韋莊 |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晚唐詩人韋莊創作的一首七絕,收錄於《全唐詩》中。[1]
此詩是作者為送別日本僧人歸國而作,祝願自己的朋友一路平安,順利到達家鄉。詩人只在「送歸」上落筆,體現了對異國友人的關心與惜別之情。全詩語言質樸清新,感情真摯感人。明月和風這兩個意象,既表達了詩人祝福的心愿,又描繪出一幅美妙、壯闊的海月行舟圖,引人遐思。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隨遣唐使舶來華學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後便改乘商船往來。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駛輕快,船主又積累了豐富的氣象知識和航海經驗,往返中國與日本一般只需三晝夜至六七晝夜,而且極少遇難漂流。這導致日唐之間交通頻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時代更加容易。敬龍便是這些僧人中的一個。詩人在虢州村居時結識了到中國訪學的僧人敬龍,後來敬龍學成歸國時,韋莊寫此詩為他送行。
詩詞正文
“ |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 |
” |
—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詩詞名句網> |
注釋譯文
①敬龍:日本和尚名。
②扶桑:古時傳說的東方神木和國名,也指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渺茫:遠而空蕩的樣子。
③師:古代對僧人、道士的尊稱。此指敬龍和尚(敬龍為法師代號)。
白話譯文
遙遠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東面還要往東。
此去誰能與你一起到家鄉?唯有一船明月和滿帆清風。
作品賞析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於文宗開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隨遣唐使舶來華學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後便改乘商船往來。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駛輕快,船主又積累了豐富的氣象知識和航海經驗,往返中國與日本一般只需三晝夜至六七晝夜,而且極少遇難漂流。這導致日唐之間交通頻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時代更加容易。敬龍便是這些僧人中的一個。他學成歸國時,韋莊為他寫詩送行。
全詩只在「送歸」上落筆,體現了對異國友人的關心與惜別之情。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說敬龍此番歸國,行程遼遠,里程不易概指。雖然《梁書·扶桑國傳》說過「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後來沿用為日本的代稱,若寫詩也是這樣指實,便缺少意趣。詩人採用「扶桑」這個名字,其意則指古代神話傳說東方「日所出處」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難尋;這還不夠,下面緊接着說敬龍的家鄉還在扶桑的東頭再東頭。說「扶桑」似有邊際,「東更東」又沒有了邊際;不能定指,則其「遠」的意味更可尋思。首句「已在」是給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處。說「扶桑」已暗藏「東」字,又加上「東更東」,再三疊用兩明一暗的「東」字,把敬龍的家鄉所在地寫得那樣遠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嚮慕。那邊畢竟是朋友的家鄉,而且他正要揚帆歸去,為此送行贈詩,不便作留難意、惜別情、愁苦語,把這些意思藏在詩句的背後,於是下文轉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風順的話頭。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船行大海中,最怕橫風暴雨,大霧迷航。過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風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夠到達的也往往要在數十日或者數月的艱苦航程之後。這些往事傳聞,韋莊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順利。用一個「到」字,先祝他平安抵達家鄉;「明月」示晴,排除霧雨;「帆風」謂順,勿起狂飆,──行程中不生災障。「誰」字先墊出「與師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順風再為挑明,並使「風」、「月」得「誰」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風」、「月」與「師」三者,連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暢之情;另一方面,又結合「到」字,說「共到」,使順風朗月的好景貫徹全程,陪同直抵家鄉。兩句十四個字,渾然一體,表達了良好的祝願與誠摯的友情,饒有詩意。
詩人如此祝願,也並非僅僅由於主觀願望,故作安慰語。它是有客觀事實作基礎的,這就是晚唐時日本與中國之間,海上航行相對地便利與安全的事實。它印入了詩人心底,寫出來自然而然就是這樣的詩句。
作者簡介
韋莊[2](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3]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着想 。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4]。這首失傳的千年的詩在後世的知名度並不如《長恨歌》[5]或《琵琶行》般街知巷聞。但從藝術角度來說,這首詩卻有着不亞於任何長詩的藝術價值。《秦婦吟》全詩共1666字,將近兩倍於《長恨歌》全文的字數(840字)。
在詩中,作者韋莊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黃巢起義攻占長安期間的那一幅地獄畫卷。,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着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詩詞文句網
- ↑ 《韋莊簡介》 古詩文網
- ↑ 溫庭筠最好一首詞,最後三句驚艷千古,連李清照、蔣捷都爭相模仿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2-04 15:33
- ↑ 秦婦吟:失傳千年的地獄畫卷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8-12-10 16:50
- ↑ 《長恨歌》用840字敘事,此詩四句足矣,千年來收穫無數美譽!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2-28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