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此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對裴都護治衛邊境才能的信心及美好的祝願。全詩語言樸實,格調剛健高昂,挾幽并慷慨之氣,風骨凜然。
作品原文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⑴[1]
征馬去翩翩⑵,城秋月正圓⑶。
單于莫近塞⑷,都護欲臨邊⑸。
漢驛通煙火⑹,胡沙乏井泉⑺。
功成須獻捷⑻,未必去經年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單(chán)於:指單于都護府,唐代六大都護府之一。轄治磧南突厥部落諸府州,大約相當於今河套以北地區,治所在雲中。裴都護:事跡不詳。都護:官名,都護府設有大都護、副都護,管轄境內的邊防、行政及各族事務。
⑵征:即行,遠行。
⑶城秋:一作「秋城」。
⑷單于:這裡指少數民族首領。
⑸臨邊:一作「回邊」。
⑹驛:即驛道,此指邊防要道。煙火:即烽火。
⑺胡沙:指少數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區。乏:一作「泛」。井泉:一作「水泉」。
⑻獻捷:指戰勝後所獲得的俘虜和戰利品。
⑼經年:即一年,長年。
白話譯文
你騎着征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圓。
匈奴單于你切莫靠近我漢家邊塞,如今我都護將軍正欲蒞臨邊關。
漢家驛道中,烽火接連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難尋。
功成之後要獻戰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崔顥的這首《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是一首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
此詩開頭「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兩句寫詩人送人遠去,而明月正圓,暗寓友人遠去後心中無限惆悵。征馬,點明裴都護遠赴邊庭。翩翩,贊其風度。城秋,點明送別地點和時節。
頷聯「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寫裴都護遠赴單于都護府鎮守邊關。這裡「單于」既是實指敵人首領,又暗點裴都護所往之地,語義雙關。這兩句以虛擬的告誡敵人的口吻措辭,告誡敵酋不要輕舉妄動,擾犯邊關,襯寫裴都護強大的聲威,諧謔而又豪壯。
頸聯「漢驛通煙火,胡沙乏井泉」,邊防要道上烽煙四起,表明此時邊關形勢急迫,又暗寓了裴都護到任後,邊關防備嚴密。胡地黃沙漫天,大漠瀚海,缺乏水泉,自然條件惡劣。「胡沙」一句,既是實寫邊地之景,又暗寓了都護鎮守邊關的艱辛。
結尾「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兩句寫裴都護此去鎮守邊關,不必經年就能成功獻捷,呼應前面「單于莫近塞」,這既是誇讚和祝願,也是勉勵。
這首送別之作,語言樸實,格調剛健高昂,挾幽并慷慨之氣,風骨凜然,正如徐獻忠所言:「(崔)顥詩氣格齊俊,聲調倩美,其說塞垣景象,可與明遠(鮑照)抗庭。」
歷代點評
《瀛奎律髓》:盛唐人詩、師直為壯者乎?
《批點唐詩正聲》:全首氣格字句無一不佳,崔顥詩體勝在不用功處,太白推之亦在此。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送張都督》則曰:「聞君為漢將,虜騎不南侵。」《送裴都護》則曰:「申於莫近塞,都護欲臨邊不惟侈張國威,抑且壯人志略,極無膽人到此,當亦勃發無前矣。崔顥懷才,每傷見棄,觀此兩詩,借它人酒澆自己傀儡,政復如是。吳山民曰:次聯陡健,結□慰別意。郭浚曰:淺語自勁。
《唐詩評選》:三四似古歌謠入律,奇絕。
《唐賢三昧集箋注》:起得偉麗。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起句矯健,次句雄闊。匈奴常以月滿進兵,次句用古無痕。起四句壯極,結亦須以壯語配之,此是定法。若以惜別衰颯語作收,則非選聲配色之謂矣。[2]
作者簡介
崔顥(704?—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3年)進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門下任職。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入朝為太僕寺丞,官終尚書司勛員外郎。其前期詩作多寫閨情,流於浮艷輕薄;後來的邊塞生活使他的詩風大振,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其是邊塞詩慷慨豪邁,雄渾奔放,名著當時。有《崔顥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