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送人东上·骐骥太俊不得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人东上·骐骥太俊不得驭》是北宋郑獬的作品之一。生于北宋时期,被宋仁宗钦定为“忠孝状元”的赣南第一状元郑獬,是一个爱国忧民、名载青史的官员。

送人东上·骐骥太俊不得驭

赣南状元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人。郑獬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以“少负俊才”享誉乡里,北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高中癸巳科状元[1],是赣南第一位状元,更是《宋史》中单独成传的状元之一。中状元后,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从二品)。

直言敢谏

郑獬直言敢谏,一直保持着刚正耿直的性格,哪怕面对皇帝也是如此。据《宋史》记载,宋嘉祐八年(1063年),宋英宗即位,为其父宋仁宗兴建帝陵,一概采用宋仁宗之父宋真宗的帝陵的标准建设,规模宏大,劳民伤财。

当时郑獬担任右司谏、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避忌嫌,上疏谏阻,在奏疏中说道:“目前国库空乏,财政紧缺,不久前赏赐军队,已经不得不横征暴敛,导致富民都开始怨恨朝廷了,怨言都传到京城来了,实在令人堪忧。天下人都知道,先帝一生节俭爱民,体恤天下物力维艰,日常起居食用等物品,都非常的朴拙简陋。如今为他建设陵墓,却要一律依照真宗死时国家强盛时代的标准,难道不会损伤先帝一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吗?希望皇上废除陈规陋习,降低规模等级,压缩建设费用。”

他还针对英宗直言不讳地指出,“天子刚刚继位,举国上下纷纷送来贺表,照旧例应该升他们的官。但是这个传统是五代时期的陋习,现在冗官太多,不应该再继续实行这种旧制,用官职施恩了,以免误用了侥幸之徒。”但是,掌权的宰相认为已经实行了的诏令难以更改,于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治平年间(1064-1067),暴发重大水灾,皇帝征集救灾意见。郑獬再进忠谏,请求务去虚言,崇以实干。他说:“皇上征求臣下意见,目的在采纳实行。但自古以来能够采纳合理建议并且真正付诸实施的君主并不多。现在陛下您下诏发动全天下人进言,但是您日理万机,势必不能一一看完这些意见。我认为应该选拔官吏,设置专门机构,掌管天下人送来的奏章,同中书、枢密院[2]。两府近臣认真仔细研究,可行则行,不可行则不行,有疑问则广泛咨询,共同解决。群臣有所得而各件事都得以办好,这才是顺应天道。希望陛下采纳群臣的意见,宽容地听取,这样做显然比只在史书上写‘某年遇灾,帝广听意见’等空话有益得多”。皇帝随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视频

送人东上·骐骥太俊不得驭 相关视频

豪放与婉约是北宋诗词的两种突出风格
164 宋真宗鲜为人知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状元一般封什么官,初三网,2019-10-26
  2. 枢密院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个人图书馆,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