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迟来的结婚证(安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迟来的结婚证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迟来的结婚证》中国当代作家安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迟来的结婚证

因为办事需要相关证件,年过花甲的父亲母亲去区民政局办理了他们的结婚证。我在下班回家路上和母亲通电话,听她告诉我此事时,颇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喜。67岁的父亲和将近65岁的母亲,终于拥有了他们专属的红本本。

一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微信和母亲视频,缠着要看他们的结婚证。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被你爸爸收起来了,不晓得他收到哪儿了。”我岂肯罢休?我知道父亲是一个收捡极好的人,如此重要的物件肯定不会随便搁置,再说这才过了一天时间呢。

果然,不多时,他们崭新的结婚证就亮相在了视频中。我悄悄地截了屏。因为截屏图片效果不太好,他们的结婚证照有些模糊。或许是毫无准备,他们拍照时的着装有些随意,父亲着一件灰色短袖T恤,母亲着一件紫红衬衫,倒也喜庆。他们都已面容消瘦,虽然能看到些许岁月痕迹,但照片中仍然是显年轻的。四十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的结婚证,第一次看到他们的合影出现在结婚证上,心底有些止不住的快乐。

母亲说,结婚时原本是有一张证的,那是一张薄薄的纸,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泡了水,纸泡烂了,字也模糊了,从那以后就没有结婚证了。我的年龄有多大,他们就有多少年没有结婚证了,也从来没有想过去补办。结果这次去区里办事,需要他们提供结婚证,民政局的档案里也查不到他们的结婚登记。就这样,他们当场登记、拍照,把欠了四十余年的结婚证给补办了。

我从来没有去想过父亲母亲有无结婚证的事情。在我心目中,他们相依相守、相濡以沫多年,自然和别的夫妻一样,结婚证肯定是有的。多年以来,我一直珍藏着他们年轻时的合影。照片上的母亲面颊饱满、端庄秀丽,梳着当年流行的两根麻花辫,父亲戎装在身眉清目秀,挺立在母亲身后,眸中笑意微微。我一直以为那便是他们的结婚照了。那张照片曾经被压在书案的玻璃板下,或是嵌在镜子背后的玻璃框里,日子久了,开始发黄褪色。我在念大学的时候,看到那张影像开始模糊的照片,突然意识到这张照片如此珍贵,赶紧拿到照相馆去加塑压膜,替他们保存起来。

据说,父亲和母亲是我姑妈介绍认识的。父亲不到十七岁就参军入伍,在北京的部队当了铁道兵。姑妈嫁到邻村时,还在服兵役的父亲给家里寄回来一张英姿飒爽的军装照。那张照片我年少时曾经见过,父亲身着军装,手握钢枪,站在一棵大树下,神情坚毅果敢又略带微笑,脸颊被印上一抹淡淡绯红。姑妈拿着这张照片去找我妈,结果我妈一眼就相中了。就这样,母亲嫁给了父亲。父亲服役期满后,本有更好的前途,因为屡次错失机会,最终回到农村。他在部队任过文书,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被乡亲们推举成了村里的会计。这一干,就是很多年,从青丝满头到鬓染霜华。

母亲聪慧能干,干起农活从来不输男人,从小就是家里一把劳动好手。正因为如此,母亲没能上几天学。那时家里穷,姊妹多,她又是家里排行老大,为了有劳力干活,为了减少家庭开支,自然就牺牲了她的学业。嫁与父亲后,母亲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里里外外一肩挑,为父亲分担了大部分家务,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为乡亲们服务。虽然很苦很累,但母亲任劳任怨,多年如一日,靠着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打零工等,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抚育子女成长。从小,我就知道我有一个闲不住的母亲,直到如今依然是。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记忆中,年轻时的父亲母亲也经常因为一些家务事吵架拌嘴。随着年龄渐长,儿女渐远,他们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更加懂得牵挂、照顾、宽容彼此。父亲患上高血压以后,母亲怕他太劳累,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活;母亲不小心摔折左手腕以后,父亲日日为母亲擦洗,又接过了家务活的重担……

母亲说,结婚证也就是一张纸。或许,她是为了自嘲这些年来没有一纸结婚证的存在。的确,这些年来,即使没有这张纸的存在,他们依然情深意笃,走过坎坷,走过风雨,走过漫长的岁月。但我依然执著地相信,这张小小的结婚证也许是他们埋藏在心底一个小小的愿,有了它,一切才真正圆满。

望着视频那头的母亲,我突然想调皮一下,便毕恭毕敬地笑道:“祝愿新婚的爸爸妈妈幸福快乐!”父亲的笑声立刻从视频中传了过来。母亲在那头早已笑靥如花,她看起来依然那么年轻、美丽。

[1]

作者简介

安若,本名简明月,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渝中区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