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西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相接,境内峰峦林立,溪涧纵横,地势高峻,总面积的87%为山地,古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盛产沙田柚、大肉姜、松香、淮山、冬菇、茶油、蜂蜜、香粳、竹笋等土特产品,其中大肉姜久负盛名,被誉为“广东生姜之乡”。下辖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帅共7个镇和4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县城坐落在吉田河畔一个平缓的山坡上,北高南低,县城人口2万多人,城区面积不大。当地语言主要是有壮语、瑶语、连山话、地方口音的广州话,普通话也通行。连山获得的荣誉: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抢花炮)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强县。
中文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外文名 Lianshan Zhuang and Yao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广东省清远市
地理位置 南岭山脉西南麓,广东省西北隅
面 积 1265 km²
下辖地区 7个镇 政府驻地吉田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123383人(2017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大旭山、茅田观景台、雾山梯田、鹰扬关景区、金子山、福林苑景区
行政区划
连山置县后,区划曾多次变动。明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将阳山县境域并入连山,四年又将连山境域并至阳山。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县,境域不变。万历四十二年(1612年),因县境不通舟楫,为利官商来往,将连县沙坊村划入县境。民国35年(1946年),设置连南县,县境东部瑶区5大排、3小排及126小冲划为连南管辖。1951年7月,将共和乡即原沙坊村划归连县。1953年,与连南合并。1954年,恢复县建制,境域不变。1958年,小县并大县,并入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析出阳山县,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10月15日,撤销连州各族自治县,恢复连山县建制。是年,连山将并县分属太保、福堂公社的大坪、军寮、大掌、牛路水、塘基儿、盘石等瑶区生产大队划归连南瑶族自治县时,随之把上述地域居民在县域耕作的水田及山地亦作为“三包四固定”划入连南境域,计有太保茂古洞、吉田山口洞、七星洞、大路塘、古路岭脚、永丰湾岛洞、福堂良洞等耕地约2000亩。2001年12月28日,经市、县勘界部门裁定,将原为连山境的牛路水7500多亩山地划给连南作县城饮水工程水源地。2017年底,全县总面积1265平方公里,辖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帅7个镇及48个行政村、4个社区,省属广东连山林场位于县内。
地理环境
连山地处广东省西北隅,南岭山脉西南麓,东邻连南瑶族自治县,西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南毗怀集县,北临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4°10′25″~24°51′15″,东经111°55′15″~112°16′00″之间。国道G323线自东向西贯穿县境太保、吉田、永和,东进连南与清连高速公路连接,西出鹰扬关可达广西贺州、桂林;二广高速公路从东北向南经太保、吉田、福堂、小三江至怀集直达广州、佛山;省道S263线从北向南经吉田、福堂、小三江至怀集;县道X399线由禾洞直通湖南江华、长沙。
地质地貌
连山县内岩系主要是古生代花岗岩侵入体,一般呈现中粒斑或巨斑状角闪石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30%~40%、钾长石25%~30%、石英25%~30%、普通角闪石5.8%、黑云母3%~5%,以禾洞、太保、吉田、永和等镇为一大片,以小三江、上帅、福堂等镇为另一大片,占全县地质岩性的70%。太保镇大雾山一带的岩石则多呈细粒暗灰色厚层状,层理显著,矿物组成为:长石45%~50%、石英30%~45%、铁胶结物5%、炭质1%,并混有少量白云母、磷灰石等。其次是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前变质岩形成的砂页岩,主要分布在福堂、吉田、永和等镇局部地方,占全县地质岩性的29%。此外,还有1%零星分布的石英岩和板岩。连山地貌可分为中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低山区(海拔500~1000米)、丘陵区(海拔5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为主。整体地势是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倾斜,地层稳定,水流四方,地形山水交错。
山脉
县内山连山,重峦叠嶂。县境及周边有49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最高山峰是东北部边缘的大雾山,海拔1659.3米。比较明显的小山脉有9条,其中8条属萌渚岭余脉,大龙山脉属九疑山余脉。大龙山脉在县境最北部,由北向南伸展,北接湖南江华,南至王侯山与萌渚岭余脉相接,主峰大龙山在禾洞农林场境内,海拔1577米。大雾山脉在县境东北部,由西南向东北伸展,主峰大雾山为全县最高峰,也是禾洞镇与太保镇、连山与连南的分界山。芙蓉山脉在县境西北部,萌渚岭余脉由此蜿蜒入境,由西向东伸展,主峰大芙蓉山海拔1435.7米,是禾洞镇与永和镇的分界山,也是广东和广西、湖南省(区)界碑所在。王侯山脉在县城西北部,由西向东伸展,主要山峰王侯山海拔1405米、巾子山海拔1410米,是永和、太保、禾洞3个镇的分界山。犁头山脉在县城西北部,由西北向东南伸展,主峰犁头山海拔1276米,是吉田镇与永和镇分界山。石龙山脉在县境西部,由西北向东南伸展,主峰石龙山(又名“鸡罩顶”“罗刷冲顶”)海拔1179.6米,是吉田镇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的分界山。石钟山脉在县境东南部,由东北向西南伸展,主要山峰孔子门山海拔1564.8米、石钟山(又名“三高顶”)海拔1490.6米,是福堂、小三江镇的分界山。大钹山脉在县境西南部,由西向东伸展,主要山峰横水顶海拔1377.5米,是福堂镇、上帅镇与广西贺州八步区南乡镇的分界山。黄莲山脉在县境东南部,由西北向东南伸展,主要山峰布政顶海拔1576.8米,是小三江与连南白芒、怀集洽水的分界山。在山地中,相对比较险峻的俗称为“界”,其中茅田界、抛石界、大歇界和黄莲界最有名、最典型。
气候特征
连山气候暖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但降水分配不匀,立体气候明显,具有风和气清的特征。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春秋季过渡快,夏季较冬季长,春季阴冷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四季气候分明。按照候均温(5天平均)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的划分标准,县内春季从3月6日至5月15日,历时71天。夏季从5月16日至9月30日,历时138天。秋季从10月1日至12月10日,历时71天。冬季从12月11日至3月5日,历时85天[1] 。连山处在少日照、低辐射边缘,太阳年总辐射不太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82.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1312.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同年平均降雨量相比,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为18.9℃;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霜日为10.3天,重霜冻日有结冰现象;年平均有雾日数为63.6天;年平均出现雷暴日数70.3天;北部禾洞和高寒山区基本每年都有积雪现象。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多吹偏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
水文
降雨县内属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753.3毫米。3~8月降雨1320.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5.3%,4~6月为降雨集中期,占全年雨量的43%。9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降雨433.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24.7%。降雨量南部多于北部,由南向北递减,等值线变化范围为1600~2300毫米。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393毫米,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05毫米,南北相差688毫米。上帅年降雨量最高达3520毫米。地下水县内山地、河谷、丘陵、河谷小平原(俗称“洞面”)交错分布,补给条件好,地下水资源丰富,约为3.13亿立方米。山地、河谷、丘陵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入渗的垂向补给。河谷小平原地下水类型以孔隙水为主,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水平方向的排泄为主,垂直方向潜水和蒸发为辅。水质1980~1981年,对吉田、福堂、太保等地的13条山冲取水样化验,地表水水质良好,当地村民长期直接饮用山冲水未发现不良现象。1982年和1997年,先后在小三江水和大滩河域取水样进行化验及污染物检测,除沙田水铁含量超过3倍外,其他河流污染物未超标,水质评价均一般。2000年后,环保部门监测,大滩河半枯水期的水体中各单项污染物含量都符合地面水质(GB3838—88)Ⅱ类水质标准,其余上草水、太保水、加田水、小三江水、上帅水、禾洞水各河口处的单项污染物含量都符合地面水质Ⅰ类标准。
视频
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这样发展有机农田种植籼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