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连云港市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连云港市基督教从明末到清嘉庆年间,基督教在中国沿海一带传播开始。市境内云台山一带基督教活动频繁。西连岛上发现刻于清末“东海耶稣堂”字样的石碑一快,此前,岛上已有基督教活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遣米德夫妇、闻声夫妇、慕庚扬夫妇由清江浦来海州创办教会。开办义德医院,行医兼传教。宣统二年(1910年),闻声、慕庚扬到新浦传道,租赁现建国路390号一家民房开办耶稣堂。民国9年(1920年),迁至今新浦民主路西福利昌巷内建教堂。民国3年,海州耶稣堂在海州西门外正式开堂,后搬迁至海州白虎麓。民国5年,美国牧师顾多马由徐州基督教会带来几个孤儿,到海州西门外朱沟河岸开办崇真中学。民国14年,美国女教师贾淑斐由清江浦来海州,重点在妇女界传教。民国16年,北伐战争开始,美国教会派到海州的牧师都到外地躲避,传教活动及崇真中学、义德医院等一度停办。北伐军进驻海州后,外国传教士又返回,教会活动恢复。

崇真中学停办后,美国传教士明乐林与贾淑斐在海州白虎山下开办乐德女校和福临妇女学校。民国27年(1938年),美国南长老会派女教师宋美珠来海州协助办学。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牧师戈锐义、芮义德、宋美珠等先后离开海州回国,教会办的学校和医院停办。民国31年5月,在徐州成立苏淮基督教海州分会,甘瑞兰任会长。民国35年底,徐州苏淮中华基督教大会改为中华基督教江淮大会,海州分会随之改为江淮基督教海州区会。此时,海州区会共辖5个堂会、26处耶稣堂、15名中外籍牧师、3000多名信教群众。民国36年至37年,美国传教士明乐林用救济物资在海州“南洋楼”大礼堂开办“儿童施粥场”。民国37年秋至年底,基督教活动基本停止。解放后,由甘瑞兰主持新浦教堂、李云汉主持海州教堂的宗教活动。

建国后,全市教牧人员响应全国40余位基督教知名爱国人士发表的《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宣言》,开展签名活动,割断中国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1951年春,美国牧师戈锐义离开海州。抗美援朝期间,新浦、海州两教堂合并为新浦教堂。甘瑞兰牧师被错划为右派后,由李云汉牧师主持。全市有牧师5人、教堂7处、信教群众8000余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宗教活动停止。

1979年,部分基督教徒开始活动。1981年8月,新浦教堂开放,成立由李汉云牧师任组长的7人管理小组。1983年5月,成立连云港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李云汉,全市基督教徒1.3万人。市“三自”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新浦教堂由省“三自”委员会韩彼德主持,举行过3次按职典礼。1983年5月,按立牧师1人、长老1人、执事1人;1986年6月,按立长老9人、执事12人、传道士11人;1988年5月,按立牧师3人、执事1人、传道士3人。还于1984年2月至1989年10月举办5期学习班。每期参加30人左右;由市内教牧人员担任教师。不定期聘请省“三自”委员会牧师讲课。

1987年全市开放教堂4处,批准设立的活动点62个,教徒4232人,慕道友24430人。1988年,信教群众东海县13446人,灌云县12657人,赣榆县1611人,市区2970人,全市共计30684人。其中慕道友26045人,受洗信徒4639人。正式批准开放的教堂为东海县21处,灌云县21 处,市区4处,共计46处。教牧人员为东海县6人,赣榆县2人,灌云县10人,市区11人,全市共计29人,其中牧师5 人,传道士6人,长老8人,执事10人。

1989年,东海县有信教群众15454人,灌云县18900人,赣榆县2000人,新浦区300人,海州区950人,云台区1572人,全市共计39176人。其中受洗信徒9230人。正式批准开放的教堂为东海县15处,灌云县10处,市区2处,全市共计27处。私立教点及参加活动人数为东海县6处、1200人,灌云县31处、2300人,赣榆县17处、800人,新浦2 处、60人,海州区2 处、40人,云台区1处15人,连云区3处、150人,全市共计62处、4565人。教牧人员为东海县18人,赣榆县1人,灌云县7人,新浦区17人,全市共计43人。其中牧师4人,传道士15人,长老8人,执事16人。此外全市有义工62人。

1990年,东海县有信教群众13980人,灌云县13120人,赣榆县1432人,市区2976人,全市共计31508人。正式批准开放的教堂为东海县25处,灌云县24处,赣榆县5处,市区6处,全市共计60处。

2005年,全市有活动场所483处。从场所类别上看,教堂77处,固定处所406处,全市现有教牧人员859人。现有牧师3人,其中男2人,女1人。长老和按立传道人79人,其中男63人,女16人。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

参考文献

  1. 早期基督教美术,豆丁网,2012-08-06
  2. 教堂建筑风格简简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