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尾洲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近尾洲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 近尾洲镇

所属地区: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

近尾洲镇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下辖镇,地处衡阳市西南部,东与栗江镇接壤,南与常宁市的江河乡和柏坊镇隔河相望,西邻祁东县的粮市镇,北接茅市镇, 行政区域面积83.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近尾洲镇户籍人口有31278人。 1961年3月,从栗江公社划出分别成立蒸市公社和卿云公社,属栗江区。1984年2月,公社改乡。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卿云乡并入蒸市镇,更名为近尾洲镇。 截至2020年6月,近尾洲镇下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近尾洲镇全镇财政总收入1097万元,总支出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8%。人均财政收入354.13元,比上年增长13%。2018年,近尾洲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1]

位置境域

近尾洲镇地处衡阳市西南部,东与栗江镇接壤,南与常宁市的江河乡柏坊镇隔河相望,西邻祁东县的粮市镇,北接茅市镇, 行政区域面积83.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末,近尾洲镇有耕地面积2.39万亩,农作物面积4.98万亩。

人口

2011年末,近尾洲镇辖区总人口3.098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21人,城镇化率9.4%。总人口中,男性16108人,占52%;女性14869人,占48%。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0906人,占99.77%;另有土家族壮族、瑶族、侗族族等少数民族7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68人。 2017年末,近尾洲镇常住人口有24285人。 截至2018年末,近尾洲镇户籍人口有3127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近尾洲镇全镇财政总收入1097万元,总支出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8%。人均财政收入354.13元,比上年增长13%。 2018年,近尾洲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农业

2005年,近尾洲镇粮食播种面积75.4万亩,总产达34.42万吨,比上年增加1.11万吨,增长3%;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9.05万亩,总产33.89万吨,亩平490公斤,在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总产比上年增加0.96万吨,增长2.92%,粮食的商品率及转化率由上年的45.41%,提高到47.36%,项目区粮食的投入产出比由上年的1:14.37上升到1:15.58,粮食总产值达60726万元,比上年增加2615万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27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12%。 2011年,近尾洲镇农业总产值7454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9.1%,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4200吨,人均458.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花生、豆类、湘莲。2011年,油菜种植7100亩,产量1130吨,蔬菜4510亩,产量45100吨,花生1500亩,产量294吨,豆类920亩,产量184吨,湘莲1218亩。 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451头,年末存栏6540头,牛饲养量1620头,存栏1440头;家禽饲养量437900羽;畜牧业总产值28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8.4%。水产养殖以水鱼、虾、大闸蟹为主。2011年,产水鱼0.8万只,虾26.5吨,大闸蟹3万只,淡水养殖1080亩,产量530吨;渔业总产值55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近尾洲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00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20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86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100%,比上年增长13%。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近尾洲镇有镇文化站、广播站各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处,另有15处在建,各类图书室36个,藏书4余万册。1996年,建成近尾洲镇有线电视台,后改称近尾洲镇广播电视站,2010年,划拨归湖南网络有限公司管理,2011年,有线用户1200户,入户率2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近尾洲镇有体育场5个,标准运动场2个,安装了3套健身器材,建有4条健身路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0.6%,人均寿命74岁。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近尾洲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7所;床位32张,2011年末,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96万人次。农合参保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近尾洲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4户,人数126人,支出3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06元,比上年增长35%;医疗救助7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31人次,共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5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01户,人数1055人,支出9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长1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2%。社会福利费用15.3万元,比上年增长76%;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0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万元,使4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基金支出合计62万元,比上年增长5%。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7万人,参保率90%。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