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轮叶棘豆

轮叶棘豆

轮叶棘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chiliophyllaRoyle的全草。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具有止泻,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肠炎腹泻,创伤出血,疮疖肿痛。[1]

中文学名 轮叶棘豆 豆科
别称 打夏、莪大夏 棘豆属
植物界 轮叶棘豆
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域 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双子叶植物纲 采收时间 7-9月采集全草
蔷薇目 毒性 有小毒《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目录

化学成份

全草含等元素。

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2]

采收和储藏

7-9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止泻,止血,解毒消肿。[3]

主治

肠炎腹泻,创伤出血,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15cm。茎极短缩,长约2-3cm,基部被宿存的托叶和叶柄所包。叶长4-5cm;托叶披针形,膜质,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叶柄叶轴疏被长柔毛和腺点;小叶多数,轮生,卵形或长圆形,长2-3cm宽约1mm,边缘内卷,两面密被短柔毛和腺点。花3-6朵排成总状花序;总花梗短于叶,密被长柔毛和腺点;苞片卵形,长约1cm,密生腺点;花萼长约1.4cm密被白色、黑色的长柔毛和腺点,萼齿长及萼管的1/4;花冠紫色,旗长约2.4cm,翼瓣长编印2cm,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先端的喙长约2mm;子房密被绢质长柔毛。荚果镰状长圆形,长约2-3cm,宽5-7mm,被白色或与黑色混杂的长柔毛和疣状腺点。花、果期5-8月。

相关论述

  1. 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
  2. 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苦,寒。有小毒。”
  3. 西藏常用中草药》:“止血消炎,止泻镇痛。治创伤出血,疮疖[註 1]发炎,肠炎腹泻。外用可消肿止痛。”

注释

  1. “疮疖”:疮疖(chuāng jiē)是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疮疖,多因天气炎热,烈日暴晒,感受暑毒蕴阻于皮肤;或生痱子后被抓破感染所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