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跟腱腱围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及腱围部位发炎,指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可导致跟腱及跟腱周围组织疼痛肿胀。[1]

定义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及腱围部位发炎,指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

跟腱概述

跟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是人体最粗、最强大的肌腱,长约17cm。起始于小腿中部,形成弓状,止于跟骨结节部,可使足跖屈。跟腱有两个鞘,外鞘由肌腱的深部筋膜组成,内鞘直接贴附于跟腱,其结构很似滑膜,内外鞘之间可互相滑动摩擦过度活动可产生炎症,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跟腱炎必须外贴 五枝膏,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2]

病因

跟腱周围炎患者大都无明显的直接外伤史,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进行下肢负荷过多的跑跳动作时,使踝关节做快速的屈伸,而跟腱同时也受强力,又反复长时间的牵拉,使跟腱被拉长拉紧,而肌肉中的血管受到牵拉、挤压致使跟腱部分受损,并且逐渐成跟腱产生一种疲劳性创伤,多见于运动员和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

形成有两种原因:

第一,急性损伤

当小腿猛力收缩或小腿被踢伤后,除可引起小腿三头肌的损伤外,还可以造成跟腱周围组织损伤,部分患者有急性小腿损伤病史。

第二,慢性劳损

在运动中做跑跳和从高处落地等动作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就会反复过度牵拉跟腱,随之跟腱周围组织也受牵拉,并与跟腱摩擦,使疏松组织的小血管损伤,产生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和变性,继而组织增厚或粘连。腱旁组织变性也会影响跟腱血脉供应,使跟腱变性,弹力下降,强力牵拉跟腱时可导致跟腱断裂。从这种机制出发,可以说跟腱周围炎是跟腱断裂的先兆,防治跟腱周围炎的意义就显而易见。[3]

锻炼太多、太频繁

如果刚开始一项新的锻炼计划,在锻炼前后一定要进行伸展运动;开始活动的时候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而不要太追求进度。如果进行跑步锻炼,过多的上坡跑比较容易导致跟腱周围炎。

临床表现

疼痛

活动后感到小腿发紧,疼痛,有时在起跳或落地、站立时小腿后侧疼痛,重者在行走时就有小腿疼痛。

肌肉紧张及压痛

沿跟腱周围有压痛,痛点不集中,可触到硬结或条索状肌束,此处多有明显压痛。晚期由于周围组织增生粘连,可感到跟腱增粗,手感小腿三头肌发僵、紧张。

摩擦感

在急性炎症时,手握跟腱两侧,患者踝关节过度伸屈,可感到腱周围有摩擦感,如同手中握雪一样,此时并伴有疼痛。

治疗方法

注意休息,减少运动量

多休息,晚上可用热水泡脚,睡觉时可抬高下肢,如果必须要活动的话,可以穿宽松的鞋,尽量用休闲鞋,用软一点的鞋垫。

外用中药

治疗的原则是舒筋活血、散结止痛。可以外敷骨质增生舒宁贴,实现通血、调气、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诸多功效,能有效地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或用中草药熏洗,对恢复肢体功能有很大帮助。[4]

中医偏方

由白芷、川穹10克、伸筋草红花川乌6克、乳香、没药、肉桂丹参杜仲15克、制何首乌桃仁、威灵

仙、牛 膝、冰片等几十余种中药熬制的传统黑膏药足跟痛安 康 膏,1-2天一贴,外敷皮表,膏药渗透力强可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消炎镇痛的功效。中药膏药对人体刺激小,标本兼治。

物理疗法

手法治疗法

令患者仰卧,患侧裤腿卷至膝关节以上,脱掉袜子,小腿下方垫一小枕头。先用轻摩、揉捏、掌揉法对小腿及跟腱进行治疗,反复20遍左右,这时患者感到皮肤温热,浅层肌肉松弛。然后以较重手法对小腿肌肉进行推压、掌压和拳压治疗,力度要稍大,由浅入深,充分放松小腿深层肌肉,以达到解除痉挛、舒筋活血的目的。

对于深层发僵成条索状的肌肉硬块可用分筋手法,即双手大拇指并拢,将条索状的硬块往左右分拨,手法要重,3--5次,接着顺肌纤维方向将深层肌理顺。

穴位指压法

按压穴位治疗跟腱腱围炎,能取得很好的疗效。首选穴位有承山、昆仑仆参申脉、太溪。

首先以拇指指腹按压承山,力度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垂直按压,持续约10秒钟,然后逐渐放松,反复3--5遍,再依次对其余穴位作指压治疗,以达到舒筋络、活气血、止疼痛的目的。

跟腱牵拉法

此法目的在于松解与跟腱粘连的腱围组织,解除粘连组织对分布于其中的神经、血管的压迫,跟腱的疼痛自然就会减轻。

方法是让患者仰卧,小腿垂直于大腿,用力使患侧足背伸,使跟腱被动牵拉,同时用手指按压跟腱两侧的昆仑穴和太溪穴,有助于腱围粘连组织的松解。

如此反复十数遍,最后,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抖动小腿,结束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经手法治疗后,患者感到小腿轻松、舒适,跟腱疼痛减轻。

服用止痛药

严重疼痛患者,可服用止痛药,但因为止痛药治标不治本,所以一般不提倡使用。

预防

  1. 穿得鞋子要舒适,特别是从事重体力工作者或运动员要防止下肢局部负荷量过于集中,注意劳逸结合,上下肢交替活动,可以减轻局部的疲劳,负荷过多部位也能及时得到休息和放松。
  2.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浸泡脚和小腿约15~2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下肢肌肉、韧带和关节血液循环,可以预防跟腱周围炎的发生。
  3. 运动员之间要养成每天训练结束之后,互相踩对方大腿后群肌及小腿肌肉作为放松的习惯,可以避免跟腱周围炎的发生。

视频

慢性跟腱炎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