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声明 本词条内容仅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
- 声明 本词条内容仅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
足三里穴——长寿第一穴
足三里穴 | |
---|---|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1]
取穴方法
-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2]
- 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穴名释义
- 经穴名Zú sān lǐ,足三里。《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 穴名解释,“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 穴位含义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足三里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
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胃肠虚弱、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瘿气、肠雷鸣、腹泻、便秘、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下垂、尿路感染、下肢不遂、高血压、肥胖、口臭等。
操作
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肝炎、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休克、失眠等。
所属经络
本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治疗范围很广,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为长寿第一保健要穴。
配伍
-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相关论述
- 《灵枢》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 《灵枢》 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 《外台》 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