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洞垴古道(周嘉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走过洞垴古道》是中国当代作家周嘉欣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走过洞垴古道
我从摇摇晃晃的铁索吊桥走过,拾级而上,看到一条依山傍水、蜿蜒曲折的荒芜小路,这便是洞垴古道。古道上可通雪峰,下可达沅江,延绵几百里,上下几千年。
洞垴其实是一座山,一条峡谷,一处悬崖,一个要塞,地处溆浦二都河地段。溆水河把大山一破两开,形成了它的险。当年李自成部将牛万才依据这个天险,与朝廷厮杀长达六年时间,并在古道上将一位为救父亲宁死不屈的少女杀害。这位少女名叫张敬芳,古道旁桃子冲的烈女碑,佐证了这个烈女佳话。
古时,这条宽不足三尺的古道叫茶马古道。此道虽不如云南那条茶道繁华,却也是雪峰山连接山外的重要通道。过去雪峰山盛产野生茶叶,这里自然不乏贩茶之人。
说是茶马古道,我内心却不愿认同,所以我坚持叫古道或古栈道。窃以为,古人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的路,都是栈道,它不仅能运茶,也能运其他山货,更是山里人与山外世界相连的通道,所谓“道通天下”即是。
古道也是一条红色之路。前不久,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陈黎明,在洞垴上新修了一座红军亭,是完全按照红军亭原貌在原址修建的。在那个艰难岁月,贺龙、肖克曾带领红二、六方面军的将士出入古道,把革命的足迹深印在雪峰山区。穿岩山放牛娃贺方奇就是在这里跟着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贺老现在仍然健在。去年,他儿子贺舟群还专门托人找我拍了一组老家的照片,放大挂在父亲的房间。
古道还是一条抗战胜利之路。1945年初夏,日本鬼子进犯龙潭,在溆浦布防的国军74军51师将士接到命令后,从古道一路狂奔,迂回到敌后,将来犯的3万日寇团团围困在雪峰山下,全部歼灭。
今天,我踏上这条铺满落叶和枯草的古道,像穿越了过往。可在这里,我已闻不到弥散的茶香,听不到叮当的马铃声,看不到青石板上深深的蹄痕,亦不见头戴斗笠肩搭干粮袋手执马缰的汉子。屏息聆听,只有江水滔滔,松涛鸟鸣,空谷回音。伫立观望,但见青山碧水,绝壁千仞,雀飞鹰翔,山鬼窈窕。
作者简介
周嘉欣,必读社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