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胸啄木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胸啄木鸟

中文学名: 赤胸啄木鸟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cathphariu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䴕形目
科:啄木鸟科
属:啄木鸟属
种: 赤胸啄木鸟
亚   种: 6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1843
英文名称: Crimson-breasted Woodpecke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赤胸啄木鸟[1](学名:Dendrocopos cathpharius)为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6-19厘米,上体黑色,具大块白色翅斑;雄鸟头顶后部和枕红色,雌鸟黑色;额、脸、喉和颈侧污白色,颚纹黑色,沿喉侧向下与胸侧黑色相连;胸中部和尾下覆羽红色,其余下体皮黄色,具黑色纵纹。

赤胸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500米的山地常绿或落叶阉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除繁殖期成对外,平常多单独活动,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

外形特征

赤胸啄木鸟雄鸟上体黑色;前额污白色或淡茶黄色;脸、眼先棕白色或污白色,耳覆羽、颈侧污白色、棕褐色或茶黄色,羽端缀有红色,尤以耳覆羽较著,与深红色的枕冠相连成一体。头顶后部和枕亦为深红色,头顶余部和上体同为黑色。两翅黑褐色,具白色斑点,两翅折合时形成横斑状。翅内侧大覆羽和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或全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块白斑。尾羽黑色,外侧两对尾羽具茶黄色横斑。一条宽阔的黑色颚纹从嘴角基部向后分为两支,一支与背部黑色相连,一支沿喉侧向下与胸侧黑色相连;颏、喉污白色或暗茶黄色。胸中部鲜红色,在胸部形成一大块红色斑,胸侧、两胁和腹皮黄色或暗茶黄色,密被黑色纵纹;尾下覆羽红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后部和枕为黑色而不为红色,耳覆羽县红色羽缘。

虹膜褐色或红色,嘴淡铅色,脚和趾暗铅色或绿褐色,爪角褐色。

叫声:响亮的单声chip及尖锐的kee-kee-kee声[2]

生活习性

赤胸啄木鸟为留鸟,除繁殖期成对外,平常多单独活动。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

捕食用嘴敲击树干,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逃出洞口,擒而食之。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

栖身环境

赤胸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500米的山地常绿或落叶阉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有时亦出现于针叶林和林缘次生林。

繁殖方式

赤胸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5月,营巢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巢洞多选择在枯立木上或活树上,巢洞由雌雄鸟共同啄凿,洞口多为椭圆形。每窝产2-4枚卵。卵白色,大小为19.5-25×15-18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分布范围

赤胸啄木鸟在中国以内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西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中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西南部。

中国以外分布于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赤胸啄木鸟指名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cathpharius Blyth, 1843
2 赤胸啄木鸟湖北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innixus Bangs & Peters, 1928
3 赤胸啄木鸟西藏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ludlowi Vaurie, 1959
4 赤胸啄木鸟西南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pernyii Verreaux, J, 1867
5 赤胸啄木鸟印度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pyrrhothorax Hume, 1881
6 赤胸啄木鸟云南亚种 Dendrocopos cathpharius tenebrosus Rothschild, 1926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赤胸啄木鸟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赤胸啄木鸟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视频

一只鸟把头伸出树洞, 左看右看。它被称为红胸啄木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