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盏晖」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p style="text-indent:2em;">'''赤盏晖'''(?-?),字仲明,女真族,金国将领,先后封为戴王、景国公、荣国公。<br> <p style="text-i…”)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2: 行 2:
  
 
<p style="text-indent:2em;">赤盏晖家族是生活在辽国的熟女真,辽末,赤盏晖任礼宾副使,统领来、隰、迁、润州驻军。天辅六年(1122年),赤盏晖降金,随完颜阇母攻占了义州、锦州,平定[[张觉]]叛乱,战后任洺州刺史。<br>
 
<p style="text-indent:2em;">赤盏晖家族是生活在辽国的熟女真,辽末,赤盏晖任礼宾副使,统领来、隰、迁、润州驻军。天辅六年(1122年),赤盏晖降金,随完颜阇母攻占了义州、锦州,平定[[张觉]]叛乱,战后任洺州刺史。<br>
[[File:U=3466212297,3934533423&fm=173&app=49&f=JPEG.jpg|缩略图|右|[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3466212297,3934533423&fm=173&app=49&f=JPEG?w=640&h=403&s=0150528454520FD40E753D810300F084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297444756876710&wfr=spider&for=pc 来自夜明昙华正盛]]]
+
 
 
*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赤盏晖军南下伐宋,数立战功。
 
*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赤盏晖军南下伐宋,数立战功。
 
* 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再次随军伐宋,战后晋封为桂州管内观察使,留镇河间府。
 
* 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再次随军伐宋,战后晋封为桂州管内观察使,留镇河间府。
行 8: 行 8:
 
* 天会七年(1129年),赤盏晖随军攻占了寿春、归德。
 
* 天会七年(1129年),赤盏晖随军攻占了寿春、归德。
 
* 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入陕西参加富平之战,因作战失利被完颜宗辅杖责。随后赤盏晖招降多个宋军军寨、吐蕃部族,攻占兰州城、庆阳府。战后,任归德军节度使。
 
* 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入陕西参加富平之战,因作战失利被完颜宗辅杖责。随后赤盏晖招降多个宋军军寨、吐蕃部族,攻占兰州城、庆阳府。战后,任归德军节度使。
 +
[[File:U=3466212297,3934533423&fm=173&app=49&f=JPEG.jpg|缩略图|右|[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3466212297,3934533423&fm=173&app=49&f=JPEG?w=640&h=403&s=0150528454520FD40E753D810300F084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297444756876710&wfr=spider&for=pc 来自夜明昙华正盛]]]
 
* 天会十三年(1135年)九月,再次伐宋。
 
* 天会十三年(1135年)九月,再次伐宋。
 
* 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赤盏晖任安化军节度使。
 
* 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赤盏晖任安化军节度使。
行 15: 行 16:
 
* 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归京任枢密院副使,不久任尚书左丞,后改任中都大兴府府尹,改封荣国公。<br>
 
* 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归京任枢密院副使,不久任尚书左丞,后改任中都大兴府府尹,改封荣国公。<br>
 
* 赤盏晖在六十五岁那年去世。大定年间追谥武康。
 
* 赤盏晖在六十五岁那年去世。大定年间追谥武康。
 
+
==基本信息 ==
 +
{|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赤盏晖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生    卒'''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详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    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仲明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处时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金代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民族族群'''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女真族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成就'''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下征宋,大力办学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谥    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武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爵    位'''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戴王、景国公、荣国公 
 +
|}
 
== 人物话题 ==
 
== 人物话题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d8fb13010122xz.html 第一位葫芦岛籍王爷——赤盏晖]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d8fb13010122xz.html 第一位葫芦岛籍王爷——赤盏晖]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28/11/18841360_773812890.shtml 【老家绥中】(18)--前卫籍金朝名将赤盏晖]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28/11/18841360_773812890.shtml 【老家绥中】(18)--前卫籍金朝名将赤盏晖]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297444756876710&wfr=spider&for=pc 他少年时就长得体貌魁伟,而且为人慷慨,有谋略和远大的志向]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297444756876710&wfr=spider&for=pc 他少年时就长得体貌魁伟,而且为人慷慨,有谋略和远大的志向]
 +
 +
== 人物生平 ==
 +
 
 +
=== 驻守辽西 ===
 +
<p style="text-indent:2em;">赤盏晖的的先辈很早就归附于辽国,居住在张皇堡(今山西忻州五台山七级岭),所以一度以张氏为姓,后来移居到来州(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卫镇)。赤盏晖体貌雄伟,为人慷慨且有志略,少年时曾游学乡中学校。
 +
 +
<p style="text-indent:2em;">辽代末年,盗贼群起,赤盏晖因破贼有功被授予礼宾副使的官职,统领来州(治辽宁绥中县前卫镇)、隰州(治今辽宁兴城市西南)、迁州(治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润州(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阳镇)的驻军。 <ref>《金史·赤盏晖传》:辽季以破贼功,授礼宾副使,领来、隰、迁、润四州屯兵。</ref>
 +
 +
=== 归降金国 ===
 +
* 天辅六年(1122年),金国大将完颜阇母进兵辽西,赤盏晖率军投降,完颜阇母命其仍统领所部,随完颜阇母攻占了兴中府(治今辽宁朝阳市)的义州(治今辽宁义县)、锦州(治今辽宁锦州市)等地。 
 +
* 天辅七年(1123年),驻守平州(治今河北省卢龙县)的张觉举兵反金,金国先后派完颜阇母、完颜宗望统兵讨伐,赤盏晖也随军出征,此战之后,因立有战功,并捐粟米一万五千石为军粮,被任命为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县广府镇)刺史。<ref>《金史·赤盏晖传》:及破张觉,皆与有功,以粟万五千石助军,授洺州刺史。</ref> 
 +
 +
=== 南下征宋 ===
 +
*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金军伐宋,赤盏晖随东路军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出征,破燕京(今北京市),渡黄河,直抵汴京(今河南开封)。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宋钦宗乞和,宋金缔结城下之盟,二月初一,完颜宗望率军撤退到孟阳,宋将姚平仲率军袭营,直扑完颜宗望的中军大营,赤盏晖与诸将奋力迎击,大破宋军,一直追杀到汴京城下,宋钦宗再次派人求和,金军北撤,赤盏晖在这次伐宋中数立战功。
 +
* 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金军再次伐宋,赤盏晖亦再次随军出征,参加了攻打保州(治今河北保定市)、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市)的战事。闰十一月,金兵围攻汴京,为缓解压力,两万宋军乘夜出城,想要焚毁金兵的攻城器械,赤盏晖率两谋克之兵,将宋军击退。在围攻汴京期间,宋军多次出城作战,赤盏晖每次率军迎敌都获得大胜。 十二月,宋钦宗出降,北宋灭亡。
 +
* 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押解宋徽宗、宋钦宗北返,途中经过据城坚守的河间府(治今河北河间市),令其开城投降,河间府军民拒不投降,九月,完颜阇母率军进攻河间府,宋将李成率领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县)之军来救援河间,赤盏晖率部迎击,在激战中,他的战马受伤,他就奋起步战,最终击败了李成所部。当天,七战七捷,大部分宋兵被斩杀在护城河中,赤盏晖两臂也数次被流矢射中。 
 +
* 李成败退之后,抗金民军首领刘先生又率领两万民军乘夜偷袭金兵,赤盏晖率军力战到天亮,最终民军败退,都淹死于护城河中。赤盏晖随后挥军攻城,接连一个多月,金兵诸军四面合攻,最终攻占了河间府。战后,赤盏晖被晋封为桂州管内观察使,留镇河间府。   
 +
* 金兵攻取河间之后,纵军大掠城中居民为奴隶,赤盏晖下令军中将士,允许百姓用金银赎回被掠为奴隶的亲属。不久,城中百姓的生活就恢复如初了。 
 +
* 天会六年(1128年),赤盏晖随完颜宗辅攻打山东,攻占青州(治今山东青州市)之后,又随完颜阇母攻打潍州(治今山东潍坊市),赤盏晖督率所部将校率先登城,城中守军预先堆积了大量干草,此时乘风纵火并投射机石,赤盏晖率将士冒火进攻,力战败之。在攻城过程中,城中放炮,炮石差点击中赤盏晖,擦身而过,他的衣甲都裂开了,但赤盏晖越发奋勇猛攻,最终攻破了城池。回军途中,他又仅率三十骑兵在范桥击退了一股宋军,元帅府承制加封他为静江军节度使。 
 +
* 随后,赤盏晖又随军攻占了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县),还军屯驻于汶阳(治今山东肥城市汶阳镇),期间又平定了梁山泺的抗金民军,缴获舟船一千余只。随后移军进攻济州(治今山东济宁市),在城外击败宋军之后,他又向城中军民陈说利害,济州城举城投降,进城之后,赤盏晖信守承诺,约束士兵,秋毫不犯,于是曹州(治今山东曹州市)、单州(治今山东单县)等地都闻风而降。<ref>《金史·赤盏晖传》:又从攻泗州,克之。还屯汶阳,破贼众于梁山泺,获舟千余。移军攻济州,既败敌兵,因傅城谕以祸福,乃举城降。晖约束军士,无秋毫犯,自是曹、单等州皆闻风而下。</ref> 
 +
* 天会七年(1129年),赤盏晖又随大军攻占了寿春、归德,金兵渡淮,赤盏晖为先锋,在秀州、苏州与宋朝大军相遇,赤盏晖都将其击败,一路打到余杭,这一路之上,赤盏晖通粮饷,治桥道,贡献极大。金兵北撤时,他将《资治通鉴》雕版运回北方。
 +
 +
* 金兵过江宁时,强行迁徒江宁官民北渡,当时正值盛夏,疾病万千,老弱多死于道中,江宁知府陈邦光将这些情况禀报于金帅完颜宗弼,完颜宗弼闻言大怒,要杀了陈邦光,赤盏晖说:“这人是个义士啊。”极力营救,最终救了陈邦光一命。<ref>《金史·赤盏晖传》:大军过江宁,徙其官民北渡,时暑多疾疫,老弱转死道路,其知府陈邦光者诉于宗弼,怒将杀之,晖曰:“此义士也。”力营救之,竟得免。</ref>   
 +
* 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金兵进攻陕西,宋军调集主力迎战,爆发了富平之战,赤盏晖当时在金兵的右翼,因道路泥泞不得金军的骑兵作战而战败,完颜宗辅顾念他以前的战功没有治罪,只将他杖责一顿。<ref>《金史·赤盏晖传》:富平之战,晖在右翼,遇泞而败,睿宗念其前功,杖而释之。</ref>   
 +
* 金军进至熙河路,赤盏晖单独率军招降了多个军寨的宋军、吐蕃部族的一些酋长以及一万五千余户百姓。随后又与讹鲁补进攻降而复叛的兰州城,俘获了宋朝河州安抚使白常、熙河路副都总管刘维辅。接着又还军进攻庆阳府(治今甘肃庆阳县),两次击败宋军大军,斩杀宋将戴巢。<ref>《金史·赤盏晖传》:师至熙河,晖别降诸寨将钤辖及吐蕃酋长等,并民户万五千余。兰州叛,与讹鲁补等攻下之,获河州安抚使白常、熙河路副都总管刘维辅以献。还攻庆阳,两败重敌,杀其将戴巢。</ref> 
 +
=== 治理宋州 ===
 +
<p style="text-indent:2em;">宋金议和之后,金兵罢兵北撤,赤盏晖被任命为归德军(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节度使。
 +
 +
<p style="text-indent:2em;">宋州原来没有官学,学生只能自修学业,赤盏晖到任之后,开始营建官学房舍,劝勉督促学生恢复学业,因战乱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一律恢复学生身份,人们都投奔他而来。宋州下属县城中,有一个叫王夔的人,已经考中了秀才,准备考进士,后因战乱沦为奴隶,赤盏晖出钱五十万将他赎了出来,让他继续学业,后来王夔考中了进士,做了高官。密州小吏庞乙任职期间去世,他孤贫无依,无法下葬,赤盏晖又出钱为他操办后事,并资助他的妻儿。 <ref>《金史·赤盏晖传》:宋州旧无学,晖为营建学舍,劝督生徒,肄业者复其身,人劝趋之。属县民家奴王夔者,尝业进士,晖以钱五十万赎之,使卒其业,夔后至显官。密州吏庞乙卒于官,其孤贫,不克葬,晖为营治葬事,且资给其家。</ref>
 +
 +
=== 再次南下 ===
 +
* 天会十三年(1135年)九月,金兵再次南下,渡过淮河,赤盏晖再次随军出征。天会十四年(1136年)正月,金军撤退北归,赤盏晖还镇宋州,后因母亲去世,去官服丧,不久,丧期未满就被召回复任原职。
 +
* 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国废除伪齐,直接管理河南、陕西,赤盏晖被任命为安化军(治密州,今山东诸城)节度使。   
 +
* 天眷二年(1139年)三月,金宋议和,金将河南、陕西之地归宋。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金军三度伐宋,重夺河南、陕西之地,金宋战争再起,宋将李宝率水师渡海,攻占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元帅府急令赤盏晖统领登州、莱州、沂州、密州四州军政之事,宋军闻听后,不敢进攻其地。<ref>《金史·赤盏晖传》:天眷三年,复河南,宋人乘间陷海州,帅府以登、莱、沂、密四州委晖经画,敌无敢窥其境者。</ref> 
 +
 +
=== 位列宰执 ===
 +
* 战后,赤盏晖改任定海军(治莱州)节度使,不久改任济南府尹,官阶也晋升为光禄大夫,但不久就因罪罢官。许久之后,才被再度起用,担任昌武军(治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节度使。
 +
* 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九日,完颜亮弑杀金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完颜亮即位后,赤盏晖逐渐受到重用。
 +
* 天德二年(1150年),赤盏晖升任南京留守,不久改任河南路统军使,并授世袭猛安,拜为尚书右丞,封为河内郡王。一年多之后,又拜为平章政事,封为戴王。
 +
* 正隆元年(1156年),出京担任兴平军(治平州)节度使。
 +
* 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金主完颜亮“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史称“正隆例降”,所有王爵一律降封,赤盏晖改封为景国公,并归京任枢密院副使,不久任尚书左丞,改封济国公,后改任中都大兴府府尹,改封荣国公。<ref>《金史·赤盏晖传》:正隆降王爵,为枢密副使,封景国公。未几,复为左丞,封济国公。寻除大兴尹,封荣国公。</ref>
 +
* 赤盏晖在六十五岁那年去世。大定年间追谥武康。<ref>《金史·赤盏晖传》:薨,年六十五。大定间谥曰武康。</ref>
 +
 +
== 人物成就 ==
 +
* 赤盏晖归顺金国之后,先后随完颜阇母、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弼征战,在南下征宋的战争中,赤盏晖曾任先锋,斩关夺隘,亦曾通粮饷,治桥道,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各个战场上屡立战功。为金国确立在黄河流域的统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赤盏晖在单独统军的时候,在济州、熙河等地主要使用招降而不是屠戮来征服当地军民。
 +
* 赤盏晖是一名武将,但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在攻宋回师时,别的将领都忙于掠夺财物,他却不嫌笨重,把缴获的一套《资治通鉴》雕版运回北方,以汲取汉民族文化的涵养。赤盏晖被提升为归德军节度使,成为统管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封疆大吏之后,他大力兴办学校,甚至帮助奴隶通过学习取消奴隶身份,很多人深受其益。
 +
 +
== 人物评价 ==
 +
* 《[[金史]]》:斜卯阿里、突合速、乌延蒲卢浑、赤盏晖、大抃、阿离补等六人,皆收国以来所谓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也,其功有可录者焉。<ref name="MYT">[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41758/0082FXkTPmewBFSQQbpkiKOCPgCzG3o6nxCY238gpoPP2qr_PalVVbl8vVLeORwinq-BdAMShzmiq1fvIcDCWqLEA8_pAf_Dt5GvzrEgPQ 金史.国学导航.2018-09-09] </ref>
 +
 +
== 史籍记载 ==
 +
* 《金史·卷八十·列传第十八》 <ref name=MYT/>
 +
 +
== 参考资料 == 
 +
{{Reflist}}
 +
 +
[[Category:中國古代軍政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於 2020年7月31日 (五) 14:19 的最新修訂

赤盞暉(?-?),字仲明,女真族,金國將領,先後封為戴王、景國公、榮國公。

赤盞暉家族是生活在遼國的熟女真,遼末,赤盞暉任禮賓副使,統領來、隰、遷、潤州駐軍。天輔六年(1122年),赤盞暉降金,隨完顏闍母攻占了義州、錦州,平定張覺叛亂,戰後任洺州刺史。

  •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赤盞暉軍南下伐宋,數立戰功。
  • 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再次隨軍伐宋,戰後晉封為桂州管內觀察使,留鎮河間府。
  • 天會六年(1128年),赤盞暉隨軍攻略山東。
  • 天會七年(1129年),赤盞暉隨軍攻占了壽春、歸德。
  • 天會八年(1130年)九月,入陝西參加富平之戰,因作戰失利被完顏宗輔杖責。隨後赤盞暉招降多個宋軍軍寨、吐蕃部族,攻占蘭州城、慶陽府。戰後,任歸德軍節度使。
  • 天會十三年(1135年)九月,再次伐宋。
  • 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赤盞暉任安化軍節度使。
  • 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金軍第三次伐宋,赤盞暉統領登、萊、沂、密四州軍政之事,防備宋軍。戰後,赤盞暉改任定海軍節度使,不久改任濟南府尹,官階也晉升為光祿大夫。但不久就因罪罷官。後起用,擔任昌武軍節度使。
  • 天德二年(1150年),赤盞暉升任南京留守,不久改任河南路統軍使,並授世襲猛安,拜為尚書右丞,封河內郡王。後拜為平章政事。
  • 正隆元年(1156年),任興平軍節度使。
  • 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歸京任樞密院副使,不久任尚書左丞,後改任中都大興府府尹,改封榮國公。
  • 赤盞暉在六十五歲那年去世。大定年間追諡武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赤盞暉                  生   卒          不詳
                字 號         字仲明                 所處時代         金代
                  民族族群         女真族                  主要成就          南下征宋,大力辦學
                  諡 號         武康                  爵 位          戴王、景國公、榮國公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駐守遼西

赤盞暉的的先輩很早就歸附於遼國,居住在張皇堡(今山西忻州五台山七級嶺),所以一度以張氏為姓,後來移居到來州(今遼寧省綏中縣前衛鎮)。赤盞暉體貌雄偉,為人慷慨且有志略,少年時曾遊學鄉中學校。

遼代末年,盜賊群起,赤盞暉因破賊有功被授予禮賓副使的官職,統領來州(治遼寧綏中縣前衛鎮)、隰州(治今遼寧興城市西南)、遷州(治今河北秦皇島市東北)、潤州(治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海陽鎮)的駐軍。 [1]

歸降金國

  • 天輔六年(1122年),金國大將完顏闍母進兵遼西,赤盞暉率軍投降,完顏闍母命其仍統領所部,隨完顏闍母攻占了興中府(治今遼寧朝陽市)的義州(治今遼寧義縣)、錦州(治今遼寧錦州市)等地。
  • 天輔七年(1123年),駐守平州(治今河北省盧龍縣)的張覺舉兵反金,金國先後派完顏闍母、完顏宗望統兵討伐,赤盞暉也隨軍出征,此戰之後,因立有戰功,並捐粟米一萬五千石為軍糧,被任命為洺州(治今河北永年縣廣府鎮)刺史。[2]

南下征宋

  •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金軍伐宋,赤盞暉隨東路軍完顏宗望、完顏闍母出征,破燕京(今北京市),渡黃河,直抵汴京(今河南開封)。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宋欽宗乞和,宋金締結城下之盟,二月初一,完顏宗望率軍撤退到孟陽,宋將姚平仲率軍襲營,直撲完顏宗望的中軍大營,赤盞暉與諸將奮力迎擊,大破宋軍,一直追殺到汴京城下,宋欽宗再次派人求和,金軍北撤,赤盞暉在這次伐宋中數立戰功。
  • 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金軍再次伐宋,赤盞暉亦再次隨軍出征,參加了攻打保州(治今河北保定市)、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市)的戰事。閏十一月,金兵圍攻汴京,為緩解壓力,兩萬宋軍乘夜出城,想要焚毀金兵的攻城器械,赤盞暉率兩謀克之兵,將宋軍擊退。在圍攻汴京期間,宋軍多次出城作戰,赤盞暉每次率軍迎敵都獲得大勝。 十二月,宋欽宗出降,北宋滅亡。
  • 天會五年(1127年),金軍押解宋徽宗、宋欽宗北返,途中經過據城堅守的河間府(治今河北河間市),令其開城投降,河間府軍民拒不投降,九月,完顏闍母率軍進攻河間府,宋將李成率領雄州(治今河北雄縣)、霸州(治今河北霸縣)之軍來救援河間,赤盞暉率部迎擊,在激戰中,他的戰馬受傷,他就奮起步戰,最終擊敗了李成所部。當天,七戰七捷,大部分宋兵被斬殺在護城河中,赤盞暉兩臂也數次被流矢射中。
  • 李成敗退之後,抗金民軍首領劉先生又率領兩萬民軍乘夜偷襲金兵,赤盞暉率軍力戰到天亮,最終民軍敗退,都淹死於護城河中。赤盞暉隨後揮軍攻城,接連一個多月,金兵諸軍四面合攻,最終攻占了河間府。戰後,赤盞暉被晉封為桂州管內觀察使,留鎮河間府。
  • 金兵攻取河間之後,縱軍大掠城中居民為奴隸,赤盞暉下令軍中將士,允許百姓用金銀贖回被掠為奴隸的親屬。不久,城中百姓的生活就恢復如初了。
  • 天會六年(1128年),赤盞暉隨完顏宗輔攻打山東,攻占青州(治今山東青州市)之後,又隨完顏闍母攻打濰州(治今山東濰坊市),赤盞暉督率所部將校率先登城,城中守軍預先堆積了大量乾草,此時乘風縱火併投射機石,赤盞暉率將士冒火進攻,力戰敗之。在攻城過程中,城中放炮,炮石差點擊中赤盞暉,擦身而過,他的衣甲都裂開了,但赤盞暉越發奮勇猛攻,最終攻破了城池。回軍途中,他又僅率三十騎兵在范橋擊退了一股宋軍,元帥府承制加封他為靜江軍節度使。
  • 隨後,赤盞暉又隨軍攻占了泗州(治今江蘇盱眙縣),還軍屯駐於汶陽(治今山東肥城市汶陽鎮),期間又平定了梁山濼的抗金民軍,繳獲舟船一千餘只。隨後移軍進攻濟州(治今山東濟寧市),在城外擊敗宋軍之後,他又向城中軍民陳說利害,濟州城舉城投降,進城之後,赤盞暉信守承諾,約束士兵,秋毫不犯,於是曹州(治今山東曹州市)、單州(治今山東單縣)等地都聞風而降。[3]
  • 天會七年(1129年),赤盞暉又隨大軍攻占了壽春、歸德,金兵渡淮,赤盞暉為先鋒,在秀州、蘇州與宋朝大軍相遇,赤盞暉都將其擊敗,一路打到餘杭,這一路之上,赤盞暉通糧餉,治橋道,貢獻極大。金兵北撤時,他將《資治通鑑》雕版運回北方。
  • 金兵過江寧時,強行遷徒江寧官民北渡,當時正值盛夏,疾病萬千,老弱多死於道中,江寧知府陳邦光將這些情況稟報於金帥完顏宗弼,完顏宗弼聞言大怒,要殺了陳邦光,赤盞暉說:「這人是個義士啊。」極力營救,最終救了陳邦光一命。[4]
  • 天會八年(1130年)九月,金兵進攻陝西,宋軍調集主力迎戰,爆發了富平之戰,赤盞暉當時在金兵的右翼,因道路泥濘不得金軍的騎兵作戰而戰敗,完顏宗輔顧念他以前的戰功沒有治罪,只將他杖責一頓。[5]
  • 金軍進至熙河路,赤盞暉單獨率軍招降了多個軍寨的宋軍、吐蕃部族的一些酋長以及一萬五千餘戶百姓。隨後又與訛魯補進攻降而復叛的蘭州城,俘獲了宋朝河州安撫使白常、熙河路副都總管劉維輔。接着又還軍進攻慶陽府(治今甘肅慶陽縣),兩次擊敗宋軍大軍,斬殺宋將戴巢。[6]

治理宋州

宋金議和之後,金兵罷兵北撤,赤盞暉被任命為歸德軍(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節度使。

宋州原來沒有官學,學生只能自修學業,赤盞暉到任之後,開始營建官學房舍,勸勉督促學生恢復學業,因戰亂沒有完成學業的學生一律恢復學生身份,人們都投奔他而來。宋州下屬縣城中,有一個叫王夔的人,已經考中了秀才,準備考進士,後因戰亂淪為奴隸,赤盞暉出錢五十萬將他贖了出來,讓他繼續學業,後來王夔考中了進士,做了高官。密州小吏龐乙任職期間去世,他孤貧無依,無法下葬,赤盞暉又出錢為他操辦後事,並資助他的妻兒。 [7]

再次南下

  • 天會十三年(1135年)九月,金兵再次南下,渡過淮河,赤盞暉再次隨軍出征。天會十四年(1136年)正月,金軍撤退北歸,赤盞暉還鎮宋州,後因母親去世,去官服喪,不久,喪期未滿就被召回復任原職。
  • 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國廢除偽齊,直接管理河南、陝西,赤盞暉被任命為安化軍(治密州,今山東諸城)節度使。
  • 天眷二年(1139年)三月,金宋議和,金將河南、陝西之地歸宋。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金軍三度伐宋,重奪河南、陝西之地,金宋戰爭再起,宋將李寶率水師渡海,攻占海州(治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元帥府急令赤盞暉統領登州、萊州、沂州、密州四州軍政之事,宋軍聞聽後,不敢進攻其地。[8]

位列宰執

  • 戰後,赤盞暉改任定海軍(治萊州)節度使,不久改任濟南府尹,官階也晉升為光祿大夫,但不久就因罪罷官。許久之後,才被再度起用,擔任昌武軍(治今河南許昌魏都區)節度使。
  • 皇統九年(1149年)十二月九日,完顏亮弒殺金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完顏亮即位後,赤盞暉逐漸受到重用。
  • 天德二年(1150年),赤盞暉升任南京留守,不久改任河南路統軍使,並授世襲猛安,拜為尚書右丞,封為河內郡王。一年多之後,又拜為平章政事,封為戴王。
  • 正隆元年(1156年),出京擔任興平軍(治平州)節度使。
  • 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金主完顏亮「改定親王以下封爵等第」,史稱「正隆例降」,所有王爵一律降封,赤盞暉改封為景國公,並歸京任樞密院副使,不久任尚書左丞,改封濟國公,後改任中都大興府府尹,改封榮國公。[9]
  • 赤盞暉在六十五歲那年去世。大定年間追諡武康。[10]

人物成就

  • 赤盞暉歸順金國之後,先後隨完顏闍母、完顏宗望、完顏宗輔、完顏宗弼征戰,在南下征宋的戰爭中,赤盞暉曾任先鋒,斬關奪隘,亦曾通糧餉,治橋道,在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各個戰場上屢立戰功。為金國確立在黃河流域的統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赤盞暉在單獨統軍的時候,在濟州、熙河等地主要使用招降而不是屠戮來征服當地軍民。
  • 赤盞暉是一名武將,但他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在攻宋回師時,別的將領都忙於掠奪財物,他卻不嫌笨重,把繳獲的一套《資治通鑑》雕版運回北方,以汲取漢民族文化的涵養。赤盞暉被提升為歸德軍節度使,成為統管一方軍事和民政的封疆大吏之後,他大力興辦學校,甚至幫助奴隸通過學習取消奴隸身份,很多人深受其益。

人物評價

  • 金史》:斜卯阿里、突合速、烏延蒲盧渾、赤盞暉、大抃、阿離補等六人,皆收國以來所謂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也,其功有可錄者焉。[11]

史籍記載

  • 《金史·卷八十·列傳第十八》 [11]

參考資料

  1. 《金史·赤盞暉傳》:遼季以破賊功,授禮賓副使,領來、隰、遷、潤四州屯兵。
  2. 《金史·赤盞暉傳》:及破張覺,皆與有功,以粟萬五千石助軍,授洺州刺史。
  3. 《金史·赤盞暉傳》:又從攻泗州,克之。還屯汶陽,破賊眾於梁山濼,獲舟千餘。移軍攻濟州,既敗敵兵,因傅城諭以禍福,乃舉城降。暉約束軍士,無秋毫犯,自是曹、單等州皆聞風而下。
  4. 《金史·赤盞暉傳》:大軍過江寧,徙其官民北渡,時暑多疾疫,老弱轉死道路,其知府陳邦光者訴於宗弼,怒將殺之,暉曰:「此義士也。」力營救之,竟得免。
  5. 《金史·赤盞暉傳》:富平之戰,暉在右翼,遇濘而敗,睿宗念其前功,杖而釋之。
  6. 《金史·赤盞暉傳》:師至熙河,暉別降諸寨將鈐轄及吐蕃酋長等,並民戶萬五千餘。蘭州叛,與訛魯補等攻下之,獲河州安撫使白常、熙河路副都總管劉維輔以獻。還攻慶陽,兩敗重敵,殺其將戴巢。
  7. 《金史·赤盞暉傳》:宋州舊無學,暉為營建學舍,勸督生徒,肄業者復其身,人勸趨之。屬縣民家奴王夔者,嘗業進士,暉以錢五十萬贖之,使卒其業,夔後至顯官。密州吏龐乙卒於官,其孤貧,不克葬,暉為營治葬事,且資給其家。
  8. 《金史·赤盞暉傳》:天眷三年,復河南,宋人乘間陷海州,帥府以登、萊、沂、密四州委暉經畫,敵無敢窺其境者。
  9. 《金史·赤盞暉傳》:正隆降王爵,為樞密副使,封景國公。未幾,復為左丞,封濟國公。尋除大興尹,封榮國公。
  10. 《金史·赤盞暉傳》:薨,年六十五。大定間諡曰武康。
  11. 11.0 11.1 金史.國學導航.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