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历正月初三赤口
原图链结 来源出处163.com

赤口,传统是农历正月初三, 古训有言“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根据中国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

初三晚上还有“烧门神纸”的传统,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这寓意着到了年初三又有新开始。

赤口的传说

熛怒之神
赤口亦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会带来不吉,故此农历正月初三是凶日,不吉利的日子,不宜外出及宴客;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 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年初三不吃米饭求丰收
正月初三在传说中是榖子的生日,因此传统上这一天不能吃米饭,并祈求未来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人们是靠天吃饭,年初三不吃米饭,有感谢榖物和上天之意。

老鼠娶亲的日子
传说初三晚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故当晚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亦会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洒、糕饼供鼠辈们享用,这些给老鼠的食物称为“米妆”,寓意于新一年间与老鼠共享收成,祈求老鼠新年不用咬坏家具。

随住时代演变和社会进步,古时禁忌与习俗到了今天许多已经不合时宜。在家中乱撒食物不但不合卫生,反而会招来蛇虫鼠蚁。但是了解传统,还是能够看出古人生活的不少特别之处。初三早点睡觉,养足精神迎接初四工作也是好的。[1]

各地习俗

不同地方于赤口日有不同的习俗:清代期间,闽南人有“出郊展墓”的习俗,即到祖坟祭祀;在香港,不少人会到沙田车公庙祈福、或到黄大仙拜神求签、亦有人会到郊外远足或参与赛马活动。[2]

日本也有赤口,但理解上有所差异。日本仍保留“六曜”这观念,即是“先胜”、“友引”、“先负”、“佛灭”、“大安”和“赤口”,而其中“赤口日”是在旧历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一天,被日本人认为是阴阳道中八岳卒神所支配的日子,不适宜办喜事、公事、诉讼、契约,一天之中只有正午(早上11点至1点,午时)为吉时,其馀时间皆凶。[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