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资兴市实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资兴市实验中学原名为“鲤鱼江镇中学”。2001年易名为“鲤鱼江中学”,2003年易名为“资兴市东江实验中学[1]”,2006年易名为“资兴市实验中学”。不难看出,校名几易,现出一条“轨迹”。这条“轨迹”,是一条“由低到高”的直线。这条直线,包含着过去与现在,也揭示出将来。

背景

翻开学校的记载,该校的过去,是一段新旧教育体制相碰撞的历史。计划经济年代,该校在中央的包揽体系下教育资源不短缺,生源足,学校兴旺。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后,在社会和政府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相对贫困和教育内部的分配失衡,学校走向了衰落。呈“V”型发展变化的“实中”,以2000年为“分界线”。

2000年以前,时值社会力量办学兴起,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许多民营学校。

创办这类民营学校的人士,很多是有市场眼光的文化人,他们认识到知识与学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甚至成为城市人谋求良好的生存状态(工作及与之密切相关生活水准)必备的条件,而国家创办教育的能力又不能完全满足一部分人受教育的要求。在国家创办的学校教育供不应求的现实状况中,有些市场观念较强的文化人看到崭新商机,纷纷投资,办起一所所民营学校。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这项明智的决策不仅在政策上对这类学校给予了肯定,而且,把更大的收益带给了急需要各方面人才的社会——更多人受到了靠国家力量无法受到的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鉴于社会办学鱼龙混杂的局面,国家对社会办学的各项审查也是严格、认真的。这使得办学者在筹划办学校开始,就必须在师资、物力等方面做好切实可靠的准备。特别是国家为避免重复办学造成的物力、财力浪费,对要求申请办学者所开设学校的教育目标、对象、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整体情况做综合考虑。因此,要开办一所符合条件的民营学校,前期的经济投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的情况,就为“实中”的崛起带来了极大的可能。

发展

上个世纪末,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凸显出来。具体体现在个人入学的机会和受教育的不平等。有资料表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生均使用经费距离高达十几倍。耗费巨资建设的富丽堂皇、气势宏伟的重点学校[2]和残砖破墙、难以为继的薄弱学校,常常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城市并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直接导致择校、择生现象难以遏制;而钱、权参与到教育机会的分配中,又直接导致教育更大的不均衡和不公平。

“实中”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过去其虽栖身于资兴市的工业重镇——鲤鱼江镇,但因与资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唐洞新区紧连,新区内有省级重点中学“资兴市市立中学”、市级重点学校“资兴市三中”、地级重点中专“东江师范学校”和资兴矿务局三中等颇具规模的学校,加上残砖破墙的校舍,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学生的大量流失及生源质量差。学校声誉每况愈下,因此也走向了衰落。

此外,鲤鱼江镇企业众多,商铺云集,经济发达。当地群众对子女接受的教育要求高,对高品位优质教育的需求强烈。而当时的“鲤中”办学却与此很不相称,有着鲜明的反差。这也是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带着薄弱状态进入21世纪后,学校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这是办学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他们感到,在目前政府治理与经营公共教育的体制不完善、能力不足的状态下。要立马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不可能。他们改变了“等”、“靠”、“要”的办学思路,决定借助外界资源来发展学校。他们建立一种“双赢双利”机制,实施“校企联办”、“教师集资”、“社会集资”、“老板垫资”等筹资办学。如“老板垫资”——向当地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借钱,借贷期20年,债务未清期内,产权属垫资方,但不得向社会出售;校方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校方提前还债,按合同约定比例减付租金;债务结清后,产权全部归校方。这些做法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改善办学条件的所需资金。从2000年至2005年,学校完成了建筑面积达6100㎡、可容纳24个教学班、有6个实验室、2个电脑室、2个语音室、20个办公室、1个多媒体阶梯教室、1个科技活动室、1个阅览室、1个楼层图书室的教学综合大楼;完成了建筑面积达6000㎡,可容纳1200人住宿的两栋学生公寓;完成了占地面积达1800㎡的3个水泥球场、1个排球场;完成了建筑面积达1300㎡的师生食堂和13500㎡的绿化面积、5600㎡的硬化美化面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兴建了校园网、豪华型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电脑室、高规格语音室、为每个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总投资达1600多万元。学校达到省现代技术实验标准,成为“湘南学院教育学实习基地”、“湖南省皮划艇、赛艇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郴州市一流水平的示范性学校。

视频

资兴市实验中学 相关视频

资兴市立中学2019年运动会开幕式
2018资兴市立中学校运会跑步比赛航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