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质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质粒(plasmid) 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从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大型真菌酵母到植物,甚至人类机体中都含有。从分子组成看,有DNA 质粒,也有RNA 质粒; 从分子构型看,有线型质粒、也有环状质粒: 其表型也多种多样。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 [1]

质粒是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但酵母除外,酵母的2 μm质粒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质粒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可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而消除,如高温、紫外线等。质粒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有利于细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与细菌基因组相同,质粒也属于环形双链DNA(共价闭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 [2]

中文名:质粒

外文名:plasmid

领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分类

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可分为接合性质粒和非接合性质粒。接合性质粒带有与接合传递有关的基因。非接合质粒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其共存的接合质粒的诱动或转导而传递。

根据质粒在细菌内的复制类型可分为两类:严紧控制型和松弛控制型。严紧控制复制型质粒的复制酶系与染色体DNA复制共用,只能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当细胞染色体停止复制时,质粒也就不再复制。松弛控制复制型的质粒的复制酶系不受染色体DNA复制酶系的影响,在整个细胞生长周期中随时都可以复制,在染色体复制已经停止时质粒仍能继续复制。

根据质粒的不相容性,可分为不相容性和相容性。不相容性指结构相似、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同一宿主细菌内的现象,反之为相容性。常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

功能

质粒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细菌质粒是DNA重组技术中常用的载体。载体是指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增殖和表达的工具。将某种目标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中,构成重组基因重组体。然后将这种重组体经微生物学的转化技术,转入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中,使重组体中的目标基因在受体菌中得以繁殖或表达,从而改变寄主细胞原有的性状或产生新的物质。


视频

观看视频了解如何在20分钟内分离1毫克超纯质粒DNA

参考文献

  1. [贺淹才.基因工程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