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货运飞船

货运飞船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货运飞船

实质: 航天器

用途: 运送货物到达太空

主要任务: 向空间站补给食品,仪器设备等

使用次数: 一次

货运飞船是一种专门运送货物到达太空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主要任务是向空间站定期补给食品,货物,燃料和仪器设备等。货运飞船是一种专门运送货物到达太空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是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重要运输工具,也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除日本的空间站转运飞行器外,还有俄罗斯的"进步"飞船、欧洲的自动货运飞船(ATV)等。

2015年2月15日,欧洲航天局宣布该机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第五艘也是最后一艘自动货运飞船(ATV)"乔治·勒迈特"号当天如期完成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并在可控情况下在南太平洋无人区上空的大气层中焚毁。[1]

目录

主要任务

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

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

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代表型号

俄罗斯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

截止到1993年底,俄罗斯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已发展两代,共发射进步号42艘,进步M号20艘。它与空间站对接完成装卸任务后即自行进入大气层烧毁。这种飞船由仪器舱,燃料舱和货舱组成。它可自行飞行4天,与空间站对接飞行可达2个月。

日本太空货运飞船

日本首艘太空货运飞船——空间站转运飞行器1号(HTV1)于2009年9月11日凌晨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9月17日,飞抵国际空间站并与之对接。补给物资后,从空间站脱离,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殆尽。

欧洲自动货运飞船

欧洲航天局制造的ATV自动货运飞船运货能力接近8吨,大于俄罗斯的“进步”货运飞船。ATV飞船除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外,还可用作太空拖船,在必要时帮助国际空间站提升轨道。在必要时帮助其躲避太空垃圾

航天器

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航天器基本上都在太阳系内运行。

2020年9月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9月6日,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

历史发展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Ю.А.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飞船,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特征的飞行器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航天器为了完成航天任务,必须与航天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与用户台站(网)等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共同组成航天系统。航天器是执行航天任务的主体,是航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迎来又一个里程碑,而这也是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972年3月,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在1986年10月越过冥王星的平均轨道,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

2020年9月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9月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

2021年11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工程学研究指出,在电推进系统中使用碘而不是更贵也更难储存的氙气,或能提升航天器的性能。碘动力航天器首次完成在轨测试,加快航天业对替代推进剂的接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