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财政贴息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财政贴息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目录

名词解释

财政贴息,亦称"利息补贴"。它是指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

财政贴息实质上等于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财政贴息是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和银行贷款以发展社会经济项目、贯彻政府政策意图的一项重要措施。

财政贴息的方式

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

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财政贴息的用途 根据规定,财政贴息用于以下用途的贷款:

1、促进企业联合,发展优质名牌产品。

2、支持沿海城市和重点城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3、发展节能机电产品。

4、投资落后地区等等。

在具体做法上,财政贴息有半补贴和全补贴两种。

财政贴息资金

财政贴息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基本建设贷款贴息的资金。财政贴息资金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

(1)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2)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3)申请财政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4)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财政贴息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5)国家发改委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其贴息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可适当简化,在申请报告中重点论述申请财政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术语解释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

贴息是指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时,汇票持有人付给银行的利息。

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的预算资金、国债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既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违规挪用、拆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