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贝利马丁基金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利马丁基金会

贝利马丁基金会(Barry & Martin's Trust),是由英国慈善家马丁·哥顿(Martin Gordon)创办的慈善机构。基金会每年颁发数额不等的奖金(“贝利马丁奖”),以表彰在中国艾滋病教育、预防、治疗和关怀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或医疗机构。另外,基金会还通过邀请英国医护人员到中国举办艾滋病专题研讨会,以及资助中国的相关人员赴英国培训等多种方式,建立一座连接英国和中国的桥梁,帮助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基金历史

1996年,英国银行家、原瑞银华宝(UBS Warburg)副主席、不列颠帝国勋章获得者马丁·哥顿先生(Mr Martin Gordon OBE),在伦敦晨曦医院陪伴患有艾滋病的华裔爱人贝利·陈(Barry Chen)度过其人生最后里程。认识到贝利·陈对艾滋病不甚了解,不慎在香港感染了艾滋病导致英年早逝,马丁·哥顿在万分悲痛之余决定拿出部分个人积蓄,在英国创办一个以他俩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即贝利马丁基金会(Barry & Martin's Trust,慈善注册号码为1062629),帮助中国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1]

起初,基金会创办人马丁·哥顿担心基金会也许很难得到中国政府的充分认可。但1997年的北京之行增强了他的信心,中国卫生部表示愿意与基金会合作。同年5月,由基金会资助的首届英中艾滋病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一批英国艾滋病医护专家来到中国介绍欧美的临床经验。

1998年,马丁·哥顿决定每年资助若干名中国医护人员到英国的医院学习培训,并与其母校牛津大学的艾滋病研究室建立起紧密联系。

2000年,基金会决定每年在中国举办针对艾滋病治疗与护理的学习班。同年,基金会设立了贝利马丁奖(Barry & Martin's Prize)。

2005年,马丁·哥顿决定在北京地坛医院建立艾滋病模范诊所。

贝利马丁奖

2000年,贝利马丁基金会决定每年向医务工作者或医疗机构颁发贝利马丁奖(Barry & Martin's Prize),以表彰其在中国为艾滋病教育、预防、治疗和关怀做出的突出贡献。

各届贝利马丁奖获得者:

第一届(2000年),张北川(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

第二届(2001年),王春(云南思茅地区疾病控制中心医生)。

第三届(2002年),徐连芝(北京佑安医院医生)。

第四届(2003年),桂希恩(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

第五届(2004年),王克荣(北京地坛医院护士长)。

第六届(2005年),新疆伊犁州伊宁市针具交换项目志愿者小组(领导人:木沙江·沙特尔江努尔买买提·铂力塔洪阿地力·阿西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领导人:杨成新主任医师)。

第七届(2006年),曾毅(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八届(2007年),张建波(云南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

第九届(2008年),孟林(化名,北京"爱之方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区负责人);慕容枫(化名,河北"爱之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区负责人)。

第十届(2009年),尹祖鸾(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赛号乡广宋村村医)。

第十一届(2010年),福燕(北京佑安医院护士长);关建萍(新疆自治区传染病医院艾滋病临床救治中心护士长);阿瓦古·巴吐尔(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护士)常燕玲(伊宁市人民医院护士)。

第十二届(2011年),温贤敏(成都传染病院院长),王晓冬(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

第十三届(2012年),蔡卫平(广州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中心主任)

第十四届(2013年),杨杰(天津深蓝工作组负责人),高永军(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科科长)

第十五届(2014年),赵红心(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主任)

第十六届(2015年),惠洪涛(黑龙江康同工作组),闫红梅(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开利(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马铁成(沈阳爱之缘助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宋巍(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科长),谷渊(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卢春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第十七届(2016年),李宁(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院长)

第十八届(2017年),胡敏华(南昌市第九医院感染科大科护士长)

社会影响

从1996年成立到2003年,尽管贝利马丁基金会得到了中国政府的信任并进行了一系列交流合作,由于涉及面有限,宣传不足,在中国的知名度一直较低。

2004年6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湖北省武汉市,登门看望了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获得者、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桂希恩,感谢和赞扬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了中国和世界媒体的广泛报道。2005年2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桂希恩成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从此,贝利马丁基金会及其颁发的贝利马丁奖在中国知名度大幅上升,与中国更多机构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贝利马丁基金会从创立起,一直与世界多家慈善机构进行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合作,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

2011年9月29日,由北京两大传染病院佑安医院地坛医院联合提名,在北京市卫生局支持下,马丁哥顿先生获得了中国政府2011年度国家"友谊奖"。9月29日这一奖项在北京由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颁发,并在9月30日于人民大会堂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

参考文献

  1. 贝利马丁基金会. [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