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豫讓橋》,川劇《豫讓橋》胡琴傳統戲大幕。
劇目介紹
東周時,趙襄子屠戮智伯全家。智伯門客豫讓誓報此仇,行刺趙襄子被俘。趙襄子視豫為義士,釋之。豫讓心終不死,喬裝乞丐,歸家先試其妻,竟被識破偽裝。乃漆身為癩,吞炭成啞,改盡原形,潛伏橋下。趙襄子過橋,坐馬驚嘶,搜得刺客,終不忍殺。豫讓求趙襄子脫袍,斬袍以酬智伯。趙襄子慨然應允,豫讓揮劍砍袍,袍為濺血,趙襄子驚悸而死。豫讓亦自刎。後人命其橋呂豫讓橋。
全劇共9場。
該劇以《試妻》、《漆身吞炭》、《剌橋》為重點場次。
《豫讓橋》為正生犯功戲,有「變臉」、「變須」等技巧表演。
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藏省川劇劇鑑定委員會成都辦公室油印本、
1980年錄像演出油印本;錄像資料 帶存四川省文化廳錄像室。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漢族民間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1]、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便是戲曲的綜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指唱腔技法,講就「字正腔圓」;念,即念白,是朗誦技法,要求嚴格,所謂「千斤話白四兩唱[2]」;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上形成的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這四種表演技法有時相互銜接,有時相互交叉,構成方式視劇情需要而定,但都統一為綜合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充滿着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
視頻
豫讓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麼,吾愛詩經網,2021-03-26
- ↑ 什麼是千斤話白四兩唱? ,搜狐,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