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南塌陷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豫东南
|
|
|
豫东南塌陷区,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短短两年内,包括河南在内的中部六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地处黄淮平原的周口、驻马店、商丘和信阳四市却在中部崛起下的河南越陷越深。
目录
地区概况
地处黄淮平原的周口、驻马店、商丘和信阳四市,人口占河南全省的36%,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0%,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5.9%,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计划经济时代,黄淮四市曾经是河南的富庶地区。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曾经处于被认为劣势地理环境的地市一跃而起,而地处平原地带的农业地区却成了落后的代表。
“四市之于河南的地位,相当于河南之于全国的地位。”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形容重农区的黄淮四市。
在国家“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制定了加快河南崛起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圆心、形成的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经济圈”,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被定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西部战略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与现有9市经济关联度较强的周边城市,如鹤壁、安阳、三门峡等市,也围绕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目标,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渐渐与9市融合发展,逐步融入中原城市群。
黄淮四市渐渐被忽略
在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内生的经济增长机制时,黄淮四市GDP仅占全省的1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1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10.1%,并均呈逐年下滑趋势。
5月中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在中部地区六省份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8个行业中进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对于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开封河南五市,又将是未来的一大发展契机。相比之下,黄淮四市显得更加落寞。
对河南区域经济有着专项研究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把河南化分成四区域格局:中原城市群9城市加三门峡等中西部地区10城市最发达区;由豫北的安阳、鹤壁及濮阳3城市所构成的东北部中等发达区;由豫西南的南阳所构成的中等发达区;由商、周、驻、信等黄淮4市所构成的最不发达区。
“由于黄淮四市有占全省将近36%的人口,而其人均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50%多。换句话说,如果黄淮四城市收入水平能够有较小的升幅,那对全省平均值的提升就会是一个很大的贡献。这就是黄淮四市经济发展对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耿明斋说。
向“东南”倾斜
如同国家平衡中部发展一样,河南省委、省政府也看到了黄淮四市对河南经济整体发展的影响。
5月15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召开的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拉开了黄淮四市崛起的大幕。
在《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河南省委、省政府从农业、工业、新农村建设、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制定28项优惠政策向黄淮四市倾斜。
在农业方面,从全省新增的小麦和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中,拿出一半以上用于黄淮四市,加强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品牌化劳务输出基地,努力把黄淮四市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基地。
采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对带动黄淮四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项目给予扶持。鼓励、支持省内外大型企业在黄淮四市投资设立子公司、重组或并购现有企业。从省百户重点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对黄淮四市企业对口帮扶。
在支持这一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外贸出口水平上,支持黄淮四市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加快实施农发基金大别山农业综合开发、亚行北方旱作农业等项目。实施“4+2”经济合作计划,建立豫南经济发展峰会制度。中央、省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资金,倾斜用于建设和培育黄淮四市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初步计算,这些政策四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以上,通过电价调整减少电价负担18亿元以上,通过贷款贴息可引导银行贷款240亿元以上,将有力地促进黄淮四市加快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和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虽然刚刚出台,但是对这种指导精神的实施已经走到了前头。
5月10日,河南省财政厅宣布,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分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86.8亿元,其中对周口、驻马店、商丘和信阳等黄淮四市补助45.6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分别占转移支付总量和增量的52.6%和58.4%。
据介绍,此次省财政向黄淮四市提供的转移支付中,对四市本级财政补助5.6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对四市所辖县(市)财政转移支付补助40亿元,比上年增加10.4亿元。四市所辖县(市)中有27个县(市)补助额在8000万元以上,其中21个县(市)达1亿元以上。
而河南省发改委在不久前召开的农区食品工业发展座谈会的基础上,经与有关地市发改委和企业衔接,为黄淮四市引来22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达74.2亿元。
黄淮四市如何崛起
大量的扶持政策虽然为黄淮四市带来了希望,但真正的发展过程并不轻松。
比起中原城市群的概念,黄淮经济带的提法似乎更早一些。但多年过去了,黄淮经济带除了留下一个名字之外,似乎并未为四市带来更多的好处。
相比起中原城市群,同属重农区的黄淮四市缺乏互相带动效应。几乎相同水平的经济水平、同样的城市规模和区位环境,使黄淮四市间缺乏一个支点或圆心,缺乏一种板块经济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正是缺少板块经济的核心力量,黄淮经济带一直以来徒有其名,而并未发挥板块经济的效应,因而,黄淮经济带的发展潜力素来受到四市的质疑。守在河南南大门的信阳,曾在融入黄淮经济带或大武汉城市圈之间,更倾向于后者。
黄淮四市如何隆起,成为很多人研究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全方位地融入到周边发达地区,与周边发达地区对接,尤其是与中国东部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地区的经济活动对接。”耿明斋教授通过多年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黄淮四市是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核心区,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历史和地理因素所形成的直接表现是第一产业比重过高、城市化水平过低、农民人口过多、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过浓、现代的市场经济观念和创业意识淡漠。而融入周边发达城市,是转变观念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四市中并非都像信阳一样,有着背靠武汉的得天优势。驻马店、周口、商丘三市处于重农区的中心,周边缺乏大中型城市的带动和辐射。“继续加大劳动力外流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流人口回流创业,培育大批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发展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耿明斋认为这是它们融入发达地区的切入点。
在耿明斋看来,发展黄淮四市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鼓励该地区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
对于这一点,冯德显也有着相同的看法。“发展四市的关键是转变对四市的发展观念——从政治考核指标、产业导向上制定出符合四市特点的针对性政策。而不是使用一个放之全省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四市。”黄淮四市是河南的核心农业区,占有河南40%的耕地面积和45.9%的粮食产量。如果以衡量巩义、洛阳等地方的指标来衡量黄淮四市,必然会出现急功近利的误导。
冯德显认为,国家发展区域经济还遵循着“主题功能区”的划分定位,而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与国家“主题功能区”发展思路相协调。
“省委省政府的引导固然重要,但黄淮四市发展的主动力还是四市本身的自动力。所以,四市发展的关键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给它们一个最能调动积极性、最行之有效的制度。”冯德显说。
作为“豫东南塌陷区”,商丘市是继驻马店、周口市之后,第三家与河南省商务厅签订这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城市。一揽子帮扶措施随后将在商丘展开。
经省商务厅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协商,双方就建立新形势下厅市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共识。根据确立的帮扶商丘市的6项“任务”,省商务厅今后将在培育出口拳头产品、安排外经援助项目、发展商贸物流等方面,给予商丘市以重点帮扶。作为全省商务发展的具体践行者,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表示,商丘市在引用省外、市外资金方面,对全市的招商引资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但省商务厅将会为商丘以后的商务发展提供更大的扶持。
历史
“包子肉少,给你包个猪吧”
十年前,在周口流传这样一个关于酒店服务员的小故事,说明了当时商业服务的落后。
一位外地客商在周口一家星级宾馆就餐,发现餐桌上肉包子皮厚馅少,就随口问了服务员一句:“你们包子怎么肉这么少呀?”服务员搭话道:“那给你包个猪吧?”“小姑娘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客商感到很奇怪。“那怎么办?总不能喊你声爹吧?”服务员差点没把正吃包子的客商“噎死”。
商业服务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的窗口。一个商业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说明竞争明显不充分,一个缺少竞争的地区,经济活力可想而知。
“商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与商务工作密切相关。”作为全省商务发展的具体践行者,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商务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低。
“我们是人口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在昨天签字仪式结束后,周口市市长徐光坦言。
现状
木桶效应下的“豫东南塌陷区”
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同样适用于正在中部崛起赛跑中发力奔跑的河南。
在中国地图上,河南正如一只正从中部振翅欲飞的雄鹰。
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翼,抓住机遇,一路高歌,突飞猛进。而位于豫东南地区作为雄鹰振翅的另一翼,却逐渐“乏力”,
由许多块竖着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所有木板。因为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在由18个市地“木板”共同箍成的河南经济“木桶”中,郑州、洛阳等市堪称最长的“木板”,对河南跻身全国“超万亿元俱乐部”功不可没,而位于豫东南的黄淮四市——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四块“木板”,正逐渐以河南经济“木桶”短板形象出现,以至于被人称为河南经济的“豫东南塌陷区”。
契机
举全省之力促“凹陷地带”隆起
对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河南而言,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木板”高度。
在广东“加快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发展”、山东“突破菏泽”、江苏“振兴苏北”举措取得巨大成效之际,河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重大决策。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今年5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应运而生。针对制约黄淮四市发展的种种因素,决定举全省之力,采取支持黄淮四市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等综合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尽快使这一“凹陷地带”隆起。
一揽子扶持政策出台以后,5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在驻马店市召开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黄淮地区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四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在河南省发展历史上还是首次。
携手
“塌陷区”隆起从决策走到实地
和省商务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周口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使“塌陷区”隆起从决策走向实地。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周口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喜事,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黄淮四市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实际行动,必将对实现周口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在签字仪式上表示,“推进周口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把商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尤其需要像省商务厅这样统筹全省内外贸发展重要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出台给我们树立了信心,省商务厅与周口市促进商务工作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字,给我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周口市市长徐光表示,今后周口市将打好三张牌:扩大开放这张金牌,旅游文化这张名牌,干部作风这张王牌。
扶持
一揽子帮扶政策送给周口市
经省商务厅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协商,双方就建立新形势下厅市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共识。根据协议,政策帮扶有效期为2007年9月20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在协议中,省商务厅给自己确立了支持周口市的8项“任务”。
扩大对外开放:重点支持周口县域开放型经济、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品牌发展资金、出口信保扶持资金等对周口市申报项目给予倾斜。
扩大招商引资:利用全省项目资源、客商资源,帮助周口市引进外资大项目。优先介绍境外团组、企业和商(协)会到周口考察。
扩大对外贸易:支持周口市建设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及精深加工、家用纺织品、尾毛、汽车缸盖缸体制造出口基地。优先向商务部推荐“中国出口名牌”。
扩大外派劳务:推动周口建立境外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基地,创造周口农业品牌。
加快国内贸易发展:向商务部争取在周口建设覆盖豫东南通向全国的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物流交易中心。
落实各项商务促进政策:协调省财政厅,改革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使用管理办法,逐步下放资金审批管理权限,资金切块额度向周口市倾斜。
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推动周口市实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
加强商务队伍建设:从省商务厅选派工作能力强、熟悉业务的干部到周口市挂职,有计划地接受周口市选派的有关人员到省商务厅挂职锻炼等。
评论
“集中50%以上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用于黄淮四市”;“帮助黄淮四市所有县市建立一个有特色的工业集聚区”;“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黄淮四市设立科研基地、科技示范区”。……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是一个全方位支持黄淮四市大发展的文件,透过字里行间,人们不难看出:黄淮四市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大机遇!
一个机遇的形成,往往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黄淮四市所面对的机遇,也是“上下皆有,内外兼具”。
今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要求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宝贵机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黄淮四市人口、面积均占全省的1/3强,如此大的块头、如此重的分量,决定了黄淮四市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黄淮四市就必须在加快中原崛起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黄淮四市就必须加快发展,迅速隆起。
从黄淮四市本身看,人民群众思发展、求变革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一次,是我们这里发展的最后机遇了!”“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在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处处可以听到这样的警醒之言,处处可以看到四市人民自力更生、不甘落后的具体行动。可以说,黄淮四市加快发展,是3500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呼声。
同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随着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向内深入,黄淮四市加快发展势所必然。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快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质性动作越来越多,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黄淮四市发展的大环境可谓越来越好。
特别是这次省委、省政府扶持黄淮四市政策的出台,有利于黄淮四市以一个整体亮相,充分展示其内在的优势与特色。黄淮四市有许多共性:都拥有丰富的粮棉油资源、人口资源,有发展农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交通发达,都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都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等。这些独有的优势,一旦以整体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其资源高地、成本洼地的特质,将与中原城市群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态势,也将势必引起省内外、国内外资本的高度关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汇集、衍生和发展……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面对这样难得的大发展契机,黄淮四市唯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彻底改变落后局面,实现崛起的宏图。
相关
加快黄淮四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发展,是从河南实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现就加快黄淮四市发展提出如下若干政策意见。
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黄淮四市总人口占全省36%,耕地面积占全省40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省40%以上,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原因和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黄淮四市总体上经济发展较慢、工业化水平低、开放度不够、财政实力弱,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当前,全国和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传统农区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时机基本成熟。全省上下特别是黄淮四市广大干部,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尽快改变四市的后进局面。
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作为根本,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突破口,以自力更生为主、外部支持为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黄淮四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经过几年不懈努力,黄淮四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财政收支状况明显好转,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内生增长机制明显增强,进入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主要政策
(一)支持黄淮四市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1.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从2008年起到2010年,继续按现有比例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支持黄淮四市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县(市)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将省财政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重点用于黄淮四市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开发。优先在黄淮四市安排国家商品粮、棉基地建设,2010年前建成周口、驻马店、商丘大型商品粮基地,争取国家安排建设信阳大型商品粮基地和黄淮四市部分县(市)优质棉花基地。争取国家扩大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规模。省新增的小麦和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拿出一半以上用于黄淮四市,到2010年,对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的县(市),全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适时增加省畜牧业重点县(市)扶持资金,将黄淮四市发展条件具备的县(市)都纳入省畜牧业重点县(市)扶持资金支持范围,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大型畜禽养殖小区。县域内成规模的养殖小区用电按农业用电价格执行。加大对黄淮四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四个市的市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所有县(市)都建成县级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设施。到2010年,黄淮四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 5 : 1以上。
3.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适当集中省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支持黄淮四市建设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当放宽黄淮四市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限制。省内外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黄淮四市建立的规模化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享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以财政参股、贴息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试点工作,优先申报黄淮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国家试点范围。集中50%以上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用于黄淮四市。鼓励黄淮四市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5.加快建设品牌化劳务输出基地。指定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及几所重点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对口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培养技能型、高层次的劳务输出队伍。将新增“阳光工程”任务的70%以上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资金的50%以上用于黄淮四市,并允许黄淮四市由县(市)一级统筹使用各项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商务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积极疏通外派渠道,发展劳务中介,扩大国际劳务合作,逐步把黄淮四市建设成为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能力的外派劳务基地。 (二)支持黄淮四市加快工业化进程
6.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对黄淮四市的县(市)建设工业集聚区给予资金扶持,重点用于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帮助所有县(市)都建成一个有特色的工业集聚区。从2007年起到2010年,对区域内省级开发区和县(市)工业集聚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用电,参照省外送电价(适当确定过网费)实行大用户直供或开展售电侧市场改革试点。
7.培育支柱产业。采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对黄淮四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污染物减排要求、技术含量较高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对带动黄淮四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项目给予扶持。优先推荐黄淮四市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创新基金。
8.促进企业重组。鼓励、支持省内外大型企业在黄淮四市投资设立子公司、重组或并购现有企业。对在黄淮四市兼并收购现有工业企业且生产规模增加1倍及以上、或者投资转产更高附加值新产品的,以及对破产停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生产规模超过原有企业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超过用工三分之一的,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9.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从省百户重点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对黄淮四市企业开展对口帮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搞好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组织协调黄淮四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省对口企业任职锻炼,增长才干;鼓励黄淮四市企业聘请省对口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顾问,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咨询,促进企业家队伍快速成长壮大。
10.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对黄淮四市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优先供应。支持和引导黄淮四市盘活存量土地,集约、节约用地。
(三)加大对黄淮四市的财政支持力度
11.设立支持黄淮四市发展资金。在省政府原定2006年至2008年每年扶持13个困难县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增加2亿元,执行到2010年(不在本区域的原阳县、社旗县、台前县按原定政策执行到2008年),支持范围扩大到黄淮四市所有县(市、区),主要用于支持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贴息或补助、农业产业化经营。
12.增加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从2007年起到2010年,通过提高人口、人均支出、人均财力等因素的权重,增加对黄淮四市的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数额,并对增加税收、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县(市)给予奖励。
13.加大对市本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市本级转移支付办法,重点考虑财政供养人员和管理范围等因素,增加对黄淮四市市本级的财力补助。对市本级负担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免杂费资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省对黄淮四市农村低保的补助标准由月人均18元提高到22元。
14.加大对财政性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并降低市、县两级财政配套投资比例。申请国家财政拨款安排的大型商品粮棉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道治理、生态防护林、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沼气、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及县乡村三级社会事业投资项目,均向黄淮四市倾斜,优先申报,优先安排。需地方财政投资配套的,黄淮四市的市、县两级配套比例要低于其他市、县,或酌情研究免予配套。
(四)支持黄淮四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15.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加快黄淮四市低洼易涝地区提排站建设,力争2009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2008年底前完成涡河、沙颖河近期治理工程和小洪河治理工程,力争2010年底前完成贾鲁河、部分淮干支流等主要平原排洪河道治理,将主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10至20年一遇。
16.完善公路路网体系。加快建设列入省高速公路规划的项目,确保如期建成投用。改造完善区域内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尽快打通“卡脖子”路段,提高干线公路联通水平。2007年至2010年,国家和省农村公路补助资金重点用于黄淮四市和黄河滩区的农村道路建设;黄淮四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后,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完善县乡公路及桥涵建设。
17.加强骨干电网和电源项目建设。力争在2010年底前黄淮四市各建成1座500千伏变电站,共建成11座220千伏变电站。支持规划中的电源项目加快建设,2009年前建成投产民权电厂和信阳华豫电厂二期260万千瓦火电机组。重点支持驻马店、周口等黄淮四市大型热电联产项目进入国家电力建设规划。推进信阳鸡公山、天目山风电和四市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加快黄淮四市农村电网改造,2007年底基本实现户户通电,2008年底基本消除农网改造“盲点村”。
18.加快推进黄淮四市城镇化进程。引导黄淮四市准确定位城市功能,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科学编修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支持黄淮四市深化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管体制改革,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经营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支持黄淮四市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
(五)加快黄淮四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
19.积极推动科技进步。鼓励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黄淮四市设立科研开发基地及科技示范区,积极开展与黄淮四市各个产业领域的科研项目合作和科技成果转让。对促进黄淮四市经济发展有较大作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黄淮四市引进人才带成果进行合作开发的,优先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给予经费支持。
20.巩固和加强基础教育。在农村薄弱初中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方面给予黄淮四市倾斜支持,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2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先安排黄淮四市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黄淮四市对现有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进行改造,2008年实现县县建成职教中心的目标。鼓励黄淮四市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投资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高的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动一批普通初、高中转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校转向职业教育以后,教师所享受的原有待遇不变。打破地区、部门界限,推动各类教育资源重组,走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子。加快推行“双证互认”,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联合制定职业教育大纲、培训师资、考核并核发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职业技术学校或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促进厂、校资源共享。支持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力争2010年在黄淮四市的所有县(市)都建成能够满足劳动力培训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使黄淮四市初中毕业未进入高中以及高中毕业未升入大学的学生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2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优先安排黄淮四市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改造等项目,加大对黄淮四市村卫生室改造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倾斜支持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试点。
23.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倾斜支持黄淮四市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下乡工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倾斜支持黄淮四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并对省内大型文化企业到黄淮四市投资文化产业给予必要支持。
24.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支持黄淮四市的区域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农产品、棉纺、食品、邮政等行业物流,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农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
25.加快金融业发展。推动黄淮四市城市信用社尽快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在黄淮四市创建民间小额信贷组织、行业信用担保协会、农民互助担保协会和村镇银行。支持黄淮四市成立企业贷款担保中心,提高贷款担保能力。对在黄淮四市设立的民间贷款担保公司,经国家批准后免征3年营业税。支持四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在培育上市企业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积极为黄淮四市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1至2次面向黄淮四市的银企洽谈会,加强项目推介和银企合作。积极推动黄淮四市开展农业保险。
26.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支持黄淮四市加强特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各类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和以南湾湖、嵖岈山、鸡公山为主的精品旅游线,加快创建一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名县、旅游名镇,促进黄淮四市旅游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
(六)支持黄淮四市扩大时外开放
27.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黄淮四市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加快实施农发基金大别山农业综合开发、亚行北方旱作农业、日元贷款造林项目和世行资源培育、洼地治理、畜牧养殖等项目。认真实施“4+2”经济合作计划(即信阳、周口、驻马店、南阳四市与上海河南商会、广东河南商会两方的经济合作计划),建立豫南经济发展峰会制度,使之成为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
28. 提高外贸出口水平。中央、省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资金,倾斜用于建设和培育黄淮四市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优先申报安排四市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培育农产品出口知名品牌,加快鲜活农产品出口的通关速度。黄淮四市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型企业可优先评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并由省给予必要资金支持。从2007年到2010年,对黄淮四市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由省财政全额负担。支持在黄淮四市设立海关、商检分支机构,完善“一次转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放行”的大通关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政策落实
加强对支持黄淮四市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由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召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教育厅、省交通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解决黄淮四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兼任。对黄淮四市申请省支持的项目和资金,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不搞一刀切和平均分配。
黄淮四市各级干部特别是市、县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经济建设上,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真正把外部支持转化为加快改革发展的巨大动力。要大力整顿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认真落实市、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严肃查处“四乱”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推动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黄淮四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选好配强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优化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结构,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竞聘村干部。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强基富民”工程,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和教育培训,把乡(镇)、村干部培养成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改进和加强对黄淮四市发展绩效的考核、评估工作。既要看客观成效,更要看主观努力,如实反映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对作出突出业绩、贡献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要予以表彰;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导干部,要通报批评,不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调整。
省直机关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对黄淮四市的支持和指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项目安排上切实体现对黄淮四市的倾料支持。省政府目标办要把对黄淮四市的支持成效纳入省直有关部门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对有关部门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支持黄淮四市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1]
参考文献
- ↑ 豫东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周维炯,搜狗, 2018-07-31 16: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