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谭家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谭家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地处未央区东部,东与浐灞生态区连接,南与辛家庙街道大明宫街道相邻,西与张家堡街道接壤;北与徐家湾街道毗连,总面积16.5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谭家街道下辖个21个社区、1个行政村。2011年,谭家街道总人口6.27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14万元,工业总产值43.876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440万元,财政总收入1.1亿元,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7亿元。

中文名: 谭家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西安市

地理位置: 未央区东部

面 积: 16.58 km²

下辖地区: 21个社区、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渭滨街158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710021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6.27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以办事处原驻地谭家村得名。相传明代在白花村北屯兵,得名谭家寨,1949年后称谭家村。

建置沿革

秦至宋属万年县苑东乡。

明属苑东里。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苑东社,清末属咸宁县五龙、北辰、白花、午门4仓。

民国二年(1913年),属长安县。

民国十年(1921年),属龙首、渭滨2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龙首乡部分地划归西安市第十一区;龙首乡驻地徐家堡村,渭滨乡驻地草滩街。

1949年6月,设长安县龙首区,驻地庙张村。7月,撤销龙首区并入渭滨区,分属第三、四、五、六、七乡。

1954年2月,渭滨区改为第七区。

1954年9月,第七区所辖13乡和第八区(三桥)所辖3乡合并,设西安市草滩区,辖16乡。

1955年,调整为11乡,今谭家地区设三乡(驻沟上村)、四乡(驻赵村街)、五乡(驻高铁寨,后迁至张家堡)3乡。

1956年3月,第二乡的伍家堡和第三、四、五乡部分村合并设立谭家乡,驻地潭家村。

1957年4月,属未央区。

1958年8月,改为红色公社,辖25生产大队。

1960年6月,并入草滩公社为管理区。

1962年1月,改为谭家公社,辖19生产大队。

1965年10月,属西安市郊区。

1966年5月,复改为红色公社。

1972年5月,复名谭家公社。

1980年3月,复属未央区。

1984年3月,改设谭家乡,辖19行政村。

1985年2月,将红色村划归张家堡街道。

1987年4月,驻地迁徐家湾村渭滨街今址。

1998年4月,将7村划归徐家湾街道。

2000年3月,撤销谭家乡改设谭家街道;同年6月,将薛家寨村划归徐家湾街道。

行政区划编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辖谭家、百花、百花园、红旗、渭滨5个社区,谭家、十里铺、三家庄、帽珥冢、东方红、赵村、滹沱、红旗、团结9个行政村;下设79个居民小组、55个村民小组。截至2020年6月,谭家街道下辖21个社区、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渭滨街15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谭家街道地处未央区东部,东与浐灞生态区连接,南与辛家庙街道、大明宫街道相邻,西与张家堡街道接壤;北与徐家湾街道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7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57千米,总面积16.58平方千米。距区人民政府6.3千米。

地形地貌

谭家街道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缓。

水系水文

谭家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浐河、灞河2条,境内总流长4千米。

自然灾害

谭家街道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暴雨、连阴雨等。最严重的一次连阴雨发生在1956年6月,连续降雨40天,导致麦穗全部发芽,小麦大量减产。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辖区总人口6.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1万人,城镇化率52.8%。另有流动人口2.9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6360人,占58%;女性26330人,占42%;14岁以下15672人,占25%;15—64岁35736人,占57%;65岁以上11282人,占18%。总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9.9%。2011年,谭家街道人口出生率12.73‰,人口死亡率2.78‰,人口自然增长率9.9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81人。

经济

综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谭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以建材、渔业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成为“西北第一个亿元乡”。工业以石油、化工、钢铁为主,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公路、建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谭家街道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亿元,增值税5953万元,企业所得税20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3%、48%、38%。人均财政收入3333元,比上年增长58.5%。

第一产业

2011年,谭家街道农业耕地面积350亩,农业总产值达到114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2%。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9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谭家街道粮食生产252吨,其中小麦119吨,玉米133吨。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生猪为主,2011年,谭家街道生猪饲养量150头,年末存栏106头;奶牛饲养量31头。2011年,谭家街道生产猪肉15吨,鲜奶12.6吨;畜牧业总产值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累计造林980亩,其中防护林8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8000株,林木覆盖率23%。

第二产业

2011年,谭家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43.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2%。2011年,谭家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职工145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减少73.7%。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商业网点12个,职工23000人。百花家居、汇展中心、团结村管业基地、灯饰建材市场、大明宫物资仓储中心等已成为西安地区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谭家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440万元。2011年,谭家街道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7亿元,比上半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下降25.6%。

交通运输

谭家街道境内西安地铁4号线通勤。主干道有北辰路、凤城八路、太华路、渭滨路、广运潭大道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2000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8所,在校生4921人,专任教师2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617人,专任教师1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6%,小学升初中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10人,专任教师34人。2011年,谭家街道教育经费达4359.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289.5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业余文化艺术团体98个,会员1200人。其中团体会员860人,个体会员340人。图书室12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藏书8000余册。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谭家街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门诊部4个,病床22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2张,固定资产总值5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6人,其中执业医师27人,注册护士18人。2011年,谭家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万人次。2011年,谭家街道未发生法定传染病例,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454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谭家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7户,人数414人,支出108.4万元,月人均218.1元。比上年下降20.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户,人数121人,支出11.3万元,月人均77.9元,比上年下降4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出4.7万元,月人均300元,比上年下降1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5人。社会福利费达3.3万元。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8张,为老、弱、病及孤独老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辖区的西安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100余人,福利企业产值23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960人,有10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3%。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000元,比上年增加了150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7800元,比上年增加1600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5%。[1]

视频

未央区谭家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荣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