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谭佛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谭佛雏 (1919年-1997年),男,笔名佛雏,祖籍湖南常德津市。中共党员。 中国古代美学、文论研究专家。1946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解放前曾参加中共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论语》半月刊组编,南京《新华日报》编辑,淮阴中学教师,苏北师专及扬州师院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曾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尤其在王国维诗学的综合研究与资料的整理、校订与辑佚方面有突出贡献。[1]

人物简介

谭佛雏(1919-1997),解放前曾参加中共地下工作,做过报社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机关、学校任职,中学评议教师等职,后任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曾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尤其在王国维诗学的综合研究与资料的整理、校订与辑佚方面有突出贡献。

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解放前曾参加中共地下工作,做过报社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机关、学校任职;

1956年调入苏北师专高邮分部,一年后转入扬州,先后兼任中文系秘书、副主任、主任。[2]

1957年11月,谭佛雏教授响应号召,与孙龙父先生一起下放到扬州江都县锦西乡当“新农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两人填词写诗,互相唱和,表达对农村生活的乐观情绪,成为“诗友”。

1960年5月,谭佛雏教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赴北京参加全国文教劳模“群英会”。

1966年,“文革”中,谭佛雏教授被造反派揪斗、挂牌、关进牛棚,人身倍受摧残。

1970年,谭佛雏教授获解放,重执教席。[3]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4]

1985年,《“合乎自然”与“邻于理想”试解》获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5]

1987年出版了《王国维诗学研究》专著。

1990年又出版了《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一书。

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版著作

谭佛雏(1919-1997),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王国维诗学研究》以其翔丰富的资料与敏锐的洞见,以及兼顾中西方诗学传统的广阔视野,成为国内新时期以来一部较早对王国维诗学展开全面研究的创新力作,对后起的研究有深入的影响;其《新订“人间词话”》、《“人间词话”美学论文辑佚》是目前王国维诗学最完备的读本;另外还有《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行世。作为毛泽东诗词早期研究者之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有较广泛的影响。在论文方面的代表作有《刘熙载的美学思想初探》、《王国维与我国近代启蒙思想》等。[6] 著有《王国维诗学研究》、《新订〈人间词话〉》、《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校点整理《杜诗言志》(合作)等。

研究成果

谭佛雏教授多年从事王国维诗学研究。1987年出版了《王国维诗学研究》专著,1990年又出版了《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一书。《新订〈人间词话〉》以王氏《人间词话》手稿为底本,以王幼安编《人间词话》本,滕成惠《〈人间词话〉新注》本,陈杏珍、刘烜《〈人间词话〉重订》本为对校本,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校订,共补校出二百余处。经此补校,《人间词话》的原始面目与修改过程,始获得了进一步完善的反映。其次,该书还增辑了许多新的内容,校辑者从王氏《静安文集》及《续编》、《观堂集林》、《观堂别集》、《二牖轩随录》与《东山杂记》原刊稿、诗词创作、戏曲论著、批校评点、书信、遗墨以至遗整个遗书中,凡属有关论艺的语句、段落,均适当予以摘录,共得236条,作为原同话的辅翼,名之为《 广<人间词话>》。这对人们研究王氏词话以至他的整个诗学,都是极方便而有益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