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4月2日) |
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俄语:Серге́й Миро́нович Ки́ров,1886年3月27日-1934年12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乌尔茹姆, 原名谢尔盖·米洛诺维奇·柯斯特里科夫,自小父母双亡,7岁时祖母把他送到孤儿院。苏联布尔什维克革命者和重要领导人。 [1]
信仰马克思主义 参加革命被捕
1901年中学毕业后保送进喀山机械技术学校学习。1904年毕业后迁居到托木斯克,任市政管理委员会绘图员,同时在托木斯克工学院基础训练班学习。 1904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托木斯克社会民主工党的布尔什维克派。 1905年被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托木斯克委员会委员。1905年至1906年在托木斯克建立地下印刷厂,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数次被补入狱。1908年6月前往伊尔库茨克,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工作。1909年5月被派往高加索地区,以《捷列克报》撰稿人的身份,取了笔名“基洛夫”,1910年一1914年间,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工作,1917年2月革命胜利后。被选为弗拉基高加索苏维埃委员。1917年10月,被选为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了彼得堡的十月武装起义。
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
1917年十月革命后,成了阿斯特拉罕布尔什维克的军事长官,之后的三年中他参加了苏联国内战争,打退了邓尼金的哥萨克白军的进攻。 1919年2月,被任命领导阿斯特拉罕市和阿斯特拉罕边疆区的防御工作,1921年成为亚塞拜然共产党中央书记,领导的巴库油田的恢复建设。 1923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到列宁格勒接替季诺维也夫任州委书记。并领导了当地的工业建设,强硬推行农业集体化,拆除了几十座教堂,逮捕被认为是对抗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分子。 1930年起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4年2月起任联共(布)中央组织局书记和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各一枚。[2]
莫尔尼宫楼道被神秘暗杀
1934年12月1日,一个叫列昂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尼古拉耶夫,闯入戒备森严的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用手枪将基洛夫打死。葬于莫斯科红场。
著作有《基洛夫言论集》
他一生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能把马列主义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联共(布)党内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路线的历史争论中,他都站在多数派一边。他的著作有《基洛夫言论集》,并参加了《苏联国内战争史》一书的编辑工作,同斯大林、日丹诺夫一起审阅过《苏联近代史教程》,《苏联通史教程》,还发表过《关于苏联历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和《关于近代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等。[3]
建造一座巨大的基洛夫塑像
基洛夫死后苏联有多处地点以他命名,如列宁格勒芭蕾舞基洛夫剧院、基洛夫州及其首府基洛夫市、卡卢加州的基洛夫市、莫斯科地铁的基洛夫站、伏尔加格勒的基洛夫区、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基洛夫级核动力飞弹巡洋舰…等等。 1939年在巴库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基洛夫塑像,1991年亚塞拜然独立后塑像被拆除。
参考资料
- ↑ [1]360百科
- ↑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
- ↑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