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誰都活得不容易(落花滿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誰都活得不容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誰都活得不容易》中國當代作家落花滿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誰都活得不容易

初七正式上班,網上最火的一條消息:某鄉鎮因違反規定安排休息48天,惹來網上的眾怒。但地球人都知道,經常上網的,除了機關的,多是學生,其中有多少是實實在在的農民?請問:有人思考過嗎?農民的習慣,農村的需要?農村講究臘月就入年了,尤其是臘月二十三以後,如果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即使是楊白勞都想過一個安定的年,有什麼事情都要等到過了十五再解決。這樣的時候,勞累了一年的鄉鎮,針對本地區的特點安排休息一下,雖說長了些,但有必要那麼興師動眾地討伐嗎?用句網絡的話說:不過是偷顆白菜,有必要用炮轟嗎?還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朝九晚五的日子,按部就班的休假,而面對着別人的休的長假而產生的酸葡萄心理呢?

我呢,在機關工作很長時間,在鄉鎮也工作了一些年號。曾經我也以為鄉鎮是最清閒的地方,每天上午上上班,中午喝喝酒,下午可以是自由支配了,真的到了基層才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這樣的鄉鎮不是沒有,但也不能以一代十啊,像我們這些踏實幹活的鄉鎮基層工作者真是比竇娥還冤呢。

別說正常的假日休息不上,就是年節也全部要貢獻出來的。

大年初二就開始走街串巷,不為別的,文藝大復興,再節簡着過日子,百姓也希望有個紅紅火火的春節。在他們的觀念里,春節既是上一年的結束,更是下一年的開始,上一年的風風雨雨成了往事,而下一年的幸福更重要着。春節順了這一年即萬事順利着,於是紅紅火的大戲唱起來,秧歌舞蹈扭起來。這些快樂中,需要一個熱鬧的參與者,更需要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旁觀着安全,旁觀着歲月。這樣的日子裡,我們充當的就是這樣的角色。大年初二,我們不是忙碌是娘家的餐桌上,而是置身在百姓中。

開春了,萬物復甦,草黃柳綠,植樹綠化的最好時節。這樣的日子裡,我們是呆在村裡的。不為別的,只為了那些任務。綠化、美化是大家的事情,但栽種下去需要土地,而這些土地不在村集體手裡,不在鎮的理論範圍之內,只在農民的手裡。那些在各種拆遷政策之下已經「養」得精明的農民,寧可讓土地荒蕪長草,也不會希望低賤的補償下栽上樹苗。簡單貧乏的語言教育抵不過社會大氛圍的扭曲。農民也很坦言:「說不定這一輩子只趕上這一次「好事」,幹嘛要虧待了自己?」於是,我們開始了最艱苦的「拉鋸戰」,大前提下,即便真的成功地拿下了土地,種上了綠苗,那也不能說是我們的勝利,而只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傷痕累累,但卻至少仍活着。偶爾路過那些工作過的土地,那些茁壯生長着樹苗,總也覺得它不光凝聚着我們的汗水,但真的是每一分土地都是一個最好的驗證,驗證着人心的向背和社會的百態。

清明節,五月一,誰都有故去的先人,誰都想領感受下春的氣息。而鄉鎮的我們沒權顧着自家的日子,我們要蹲守在各個角落,總也怕某一個不經意的火苗引來一場大的災難。

盛夏了,從前喜歡唱那首盛夏的果實,可到了基層卻再也沒有唱的興趣。盛夏不只盛產果實,更盛產災難。洪水、大風、冰雹,這些名詞以前只在災年後的水果、糧食的漲價中體現着,現在卻親身體會着。不管節假日,不管多大的級別。越是可怕的天氣下,越要堅守在第一線。不管是7.24,還是7.21,那些死去的,除了不聽勸阻的農民,就是奔波在一線的基層人員。他們不是死在洪水中,就是死在奔波在一線的路上。

十月一,不冷不熱,全民休假,旅遊景區更是堵得半死。鄉鎮也就成了避暑的天堂。這樣的日子裡,休假的是別人,被「休假」的是我們。

好容易熬到年關,年三十的禮花點亮了夜空。那時的人們在做什麼?仰望夜空,還是在與家人團圓的飯桌上。告訴大家,這點還好,我們也可以仰望夜空,不過,不是我們自家的那片夜空,而是村裡的夜空,更關注的是仰望之後,會不會有餘燼引起火災的事故。凌晨兩點以後,夜空休息了,人們休息了,我們才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家,那時的我們才可以算是個家人。

全國、市縣的重大會議期間,機關可以鬆口氣,大領導全部去參會了。鄉鎮卻是最緊張忙碌中,農民法律意識增強的同時,自我意識更是覺醒了,更有「聰明」的立即領會到「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充分利用起這樣的時間和「機遇」。同樣的事情,平日裡信訪沒有人重視,平日裡鄉鎮根本無法解決而上級又不屑於解決的事情,只有在這樣的日子裡,幾級聯動的大無窮的力量下,才會得到很好的解決。即使是無理取鬧的也會得到相應的好處。而這些「好事」的前提,只需要一個好的時間點。於是,鄉鎮開始了沒有黑天白日的加班,為確保「0」上訪,為確保不出鎮而玩命着。

這些還沒有說那些為重點項目,重點工作而進行的加班,那些為了責任而進行的努力。平時,我們自己也經常調侃自己,我們是公家人。不是可以公款白吃白喝的人,而是天天工作在單位,沒有家的人。

不過,說到白吃白喝的時候也不能說沒有,有,這真的有。

鄉鎮,服務於農民,也同樣服務於機關,所以,要求遵守兩邊的制度,或者再簡單些就叫做潛規則。鄉鎮是自有一級財政,但卻沒有花錢的自由。每到年底,各種各樣的檢查隊伍不約即至,美其名曰檢查,實則真的有掃蕩的嫌疑,這些檢查,也多是檢查本可以在網上進行的文字成果,搞得迎檢的材料一抱一堆,一次比一次高,而實際的成果卻鮮少問津。檢查之後,其鎮的特色都在要酒桌或飯桌上得已體現,一個體現不好便會被「扣分」,且絕對會扣得「依法依規」,絕對沒有「打擊報復」之嫌。這簡單微小的一分往往關係着我們辛苦一年的成果,不被否定個七七八八,也被扣個七零八落。所以說某溫泉區的領導被「泡」了,我們一點不驚訝,反過來,沒被「泡」才會驚訝。

今天得空,在網上看了看桃花寫的文字,好久沒見到她了,沒想到她現今的工作陣地轉去了韓國。在她的文章里寫道:相信你會來。寫了她在韓國選購眼鏡時,一切都選好了,可因有事匆匆離去,沒有交訂金也沒有說一定會回去買,但第二天,當她進店的時候,眼鏡已經製做好了,只等她來將它帶走,她非常驚訝,但店主卻說:相信你會來。因忙於拍照,將貴重的相機包落在路上,回頭再找時,相機包仍在原地等待着她去尋找,她興奮之餘跑去跟韓國的國事顯擺,韓國同事只淡淡地說:「那麼好的一個相機包,肯定是人不小心丟的,換我也不會拿,相信丟的人會找回來。」她感慨道: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我們自己的數字「七成國人不相信陌生人」,即使是我們自己也在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但這層層設防的同時,寒了的是誰的心?是我的,肯定也是你的!

一個社會風氣的形成是每個人的責任,這每個人包括我們自己,也包括那些斷章取義的記者。我們總也在說一句話:換位思考。這年月,誰都活得不容易,人與人之間,多一點寬容,少一點羨慕嫉妒恨,也許社會會更諧,天空會更美好。 [1]

作者簡介

落花滿肩,又名雲西子,北京作協會員。著有文集《落花滿肩》、《花開半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