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诃孟子·完廪损阶未可知

诃孟子·完廪损阶未可知》是北宋儒家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李觏的作品之一。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李觏一生潜心讲学与写作,著述极为丰富,觏去世后,其门人、尚书左丞邓润甫辑其遗作编成《后集》6卷[1],连同觏生前集的《退居类稿》、《皇祐续稿》等俱上于朝廷。明成化年间,吏部主事左赞辑集李觏诗文37卷、年谱1卷、附录外集2卷,总名《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文集》),刊印发行。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觏集》,全集共37万字。

诃孟子·完廪损阶未可知

目录

创建书院

李觏屡试科举不第,以教学为生,创建"盱江书院",从学者常有数百人。后经范仲淹推荐,任太学助教、直讲,卒年五十岁。北宋时期的江西学风重经世致用,这一学风,由欧阳修倡之于前,王安石得君行道于后,而李觏则是处于其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代表。

重经世致用

他的许多思想给予范仲淹"庆历新政"[2]理论上的支持,又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思想渊源。由于重经世实用,在经学卜李觏颇重《礼》学,《周礼致太子论》五卜-篇是其"通经致用"的理沦代表作,王安石后来作《周礼新义》不无影响。由于重实用,所以李觏反对孟子,著有《常语》以驳孟子思想,反对所谓的"重义轻利",认为"焉仁义而不利者乎?"(《李觏集·原文》)成为宋学中"非孟"思潮的驱者。学术上以儒学为宗,反对佛、道二教,是庆历之际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觏著作有《盱江文集》,今有校勘标点本《李觏集》,其中《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和《庆历民言》等是其思想和学术的代表作。

不拘旧礼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后得范仲淹、余靖等推荐,皇祐二年(1050),旨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嘉祐二年(1057),用国子监奏,召为太学说书如故。嘉祐四年,令其权同管勾太学。因迁葬祖母,请假还乡。八月卒于家。

视频

诃孟子·完廪损阶未可知 相关视频

郝乙书写李觏《乡思》,抒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柔情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欣赏与演唱

参考文献

  1. 建昌府,个人图书馆,2019-03-02
  2. 庆历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我爱历史网,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