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肆·里仁篇》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肆 里仁篇

  本篇共有26章,是《论语》的第四篇。孔子仍然是围绕着“仁”、“德”和“孝”的主题有所议论。值得注意的是,本篇孔子和弟子的对话极少,只有一章是和曾子的对答,其余几乎都是夫子自道。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1],无莫也[2],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亲近,厚待。[2]莫:疏远,冷淡。[3]比(bì):靠拢,靠近。义之于比,向义靠拢,与义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圣人的智慧

论语《肆·里仁篇》原文及解读

  亚里士多德说:“合乎德行的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品质还不行,只有当行为者在行动时也处于某种心灵状态,才能说它们是公正的、节制的。第一,他必须是有知、自觉的;其次,他必须是有意识地选择行为的,而且是为了行为自身而选择的;第三,他必须在行动中勉力地坚持到底。”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孔子这句话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说其含义就是:没有实践的义务没有意义。换言之道德义务本身即意味着道德行为的实施。而道德行为的实施或道德义务的实践,需要主体的道德意志。我们奢谈圣人的智慧,人们不禁会问:到底圣人的智慧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苏格拉底的话来回答:“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美而好的;凡是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正义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

  大千世界有万种诱惑,刺激人的感官,诱发人的欲望,迷惑人的意志。浅薄之人往往见猎心喜,见异思迁,如进宝山,不甘空手而返,终至意乱情迷,乐而忘返,以致丧失真我,甚至罹祸殒身。眼前纷乱迷离之际,什么是取舍的原则?何者为立身之本呢?只要是合乎义的事,大家都应该去做,不必拘泥于一定要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然而,君子也是社会中的人,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总是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权力地位的诱惑,物质利益的诱惑,不一而足。所以,人们不仅要抵御外来的侵蚀,而且要抵抗自身内在有可能膨胀的非分之想。自以为聪明的人常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首鼠两端,殚思极虑,而自以为得计,蝇营狗苟,纷纷扰扰之际,纵使得蝇头微末之利,却丧失了长远根本之利。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贪利损身、求荣反辱的事,古往今来,还见得少吗?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1],小人怀惠[2]。”

  子曰:“放于利而行[3],多怨。”

【注释】

  [1]刑:法度,典范。[2]惠:实惠,好处。[3]放:通“仿”,仿照,效法。引申为一味追求。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圣人的智慧

  孔子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如管宁远离故土,赴辽东授经讲学,虽离故土,不失为怀德的君子。德之所在,君子所在。贪官携款外逃,去国离乡,是并不“怀土”的,但却是现代小人,因为他并不“怀德”。日本明治维新前期,有一位学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在十岁的时候,应该关心自己的事,在二十岁的时候,应该关心自己家乡的事;在三十岁以后,应该关心国家天下的事。这个过程是君子修炼生命的过程,而小人则不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当然安土重迁不一定是小人,漂洋过海不一定是君子。君子小人在此的标准是:是否关心德业。君子对“刑”有所忌惮,不愿以身试法。小人则往往为利所驱,铤而走险。这也是一种区别。但应该知道的是,所谓“刑”,其实是对背离礼制规定后的惩戒,是一种强力推行和护佑礼制的法制手段。君子重纲纪,重礼制,也同时重刑罚。明学者吕坤有言:“恶恶太严,便是一恶。乐善甚亟,便是一善。”(《呻吟语》)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在前面提出了加强仁德修养的态度和原则问题,那么从这里开始,孔子对仁德修养者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自立自强是其一。通过孔子的话,可以知道,创业立身是一个人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创业立身则完全靠自己的拼搏与努力,守株待兔只能侥幸一时,怨天尤人只会“小人长戚戚”,随波逐流只能人云亦云,碌碌无为更是犹如行尸走肉。但拼搏与努力也不能朝三暮四,好高骛远,必须做到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1]。”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

【注释】

  [1]唯:应答词。是的,好的。[2]忠:忠诚,真挚。恕:宽容,不计较别人的过失。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罢了。”

  圣人的智慧

  这是本篇唯一的一段孔门师徒间的对话。孔子告诉曾参,我的所有主张都有一个贯彻其始终的根本性的原则。同门有的听了还不明白,曾子就告诉他们:忠诚和宽恕是老师“道”的核心和根本。“忠”主要就自己而言,是讲对待人和事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而“恕”主要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讲的是对人应该宽容,不要过于计较。这一内一外,完整地把握住了孔子的思想。这段对话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以及弟子们对老师学说的接受状况。

  “忠恕”二字古今在使用的侧重点上有很大的差异。今天使用“忠恕”两个字通常更侧重于相对他人而言,比如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朋友;饶恕敌人、宽恕他人等等。孔子的“忠恕”更侧重于自己而言的,两个字都与心相关。用现代汉语解释,忠是一个人应该完完全全依照自己的良心和人性去生活,恕是人和人的心是相同的。儒家的许多原则都是建立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的,孔子伦理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建立在“恕”的基础上的。仁爱也以恕为基础,因为人与人的心相同,因此爱自己也会爱他人。“德”与“忠”密切相关,“德”是得之于心,只有完完全全依照自己的良心和人性去培养自己,才会有德。忠诚和宽恕,在我们今天成了难得一见的美德。《感动中国》曾经报道了一家祖孙十七代为抗清英雄袁崇焕守墓的事迹。这是何等的一份忠诚!忠诚是种信念,是极为认真负责的精神。而我们现在过于频繁地跳槽和辞职,不禁使人怀疑现代人是否还有忠诚的精神。请读读《出师表》,那绝不是古人腐朽的愚忠,而是千载之下凛然的豪气,感人肺腑的忠诚!古人常说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其实这并不全是他们无奈的自嘲,其中还有深沉的宽恕和慈悲。让人一步自己宽,何必在蝇头蜗角的小利上斤斤计较呢?懂宽恕者才有大爱,放开你的心胸吧。[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