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宰予昼寝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解读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宰予非疾而昼寝,不免很懒散懈怠。孔子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也就是污秽的烂泥墙,没办法粉刷,对这位弟子严加批评,既形象而沉重,又无奈而亲切。

宰予也许是太能说话,却又很会偷懒,竟使孔子改变了对人的认识方法。以前听人讲话,便相信他的行动;以后光听讲话不行,还得看行动。

世事常因某个人的言行失范,导致整个情形改变,轻者如种种规则,重者如立法。人类文明似乎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复杂。[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