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張問行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解讀
講話忠誠守信,做事沉穩認真,不管到哪裡,都是可行的。反之,行得通是偶然,行不通是必然。
子張請教「行」,其意在外,求通達。孔子的回答卻在內,求修身。這是重要的方法與方向的區別。向外求通達,各種情況,千變萬化,怎麼講得清?又怎麼學得盡?即使講清學盡,臨事又怎麼一定用得上?向內求修身,看似虛,其實是真實可靠。
「忠信」與「篤敬」,如能站立時豎在眼前,坐車時橫在眼前,則時時提醒。子張將它寫在自己的衣帶上,便要如此自勉。[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